贡院就在县学的东侧,县学也叫儒学署,在县衙的斜对过,小县城往往就是这样,官僚机构相对集中。
而在此事贡院大门口两串红灯笼已经迎风飘荡,青石道上更是布满了襕衫濮巾的学生
沈清云、沈五儿与沈六儿到时,贡院的门口已经被围了个半圆,好在三人身材幼小,硬是挤到了前面。
一声锣响之后,县试的程序开始,先是一串炮竹,也不管扰不扰民,然后满地碎红里卞东桑登台开始训话,接着胡成安宣讲考试规矩,再接着唱名,凡被唱名者应声后,说出所保廪生姓名,廪生应答后,进入贡院门口的检房,由搜子搜身,无异常后,给一块考牌,然后进入贡院院網
祭孔之后,各人按照各人的考牌号寻找各自的考房。
一众做保的廪生早已在东侧等候,点到沈清云的名字后,沈清云应了一声,然后说出了黄崇礼的名字,黄崇礼应声后,沈清云进入了检房,一番收索后,给了沈清云一块乌木牌子,牌子上写着丙字第五十六号。
祭孔之后,沈清云便开始找自己的考房考房一排排的,像面南背北的小猪圈似的,在路口的第一个考房处还用白灰标示着“甲乙丙”之类的标识,考房的前面用于遮拦的白麻布上也有几号、十几、几十的标识,因此沈清云很容易找到了自己的考房。
进去之后却发现考房不过一卧之地,还摆了张矮案,实际还没有猪圈大,沈清云所幸者自己的考房不是传说中的粪号
随后沈清云打开了考盒,简单的收拾了起来额尔一声锣响,随后一个袋子被递了进来
沈清云拆开了袋子,只见一张纸上竖写着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另一张写着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最后一张写着:春,五言六韵。
以上的题目符合明代县试的格式,即
第一场考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看完题目沈清云并没有急于书写,而是一边沉思,一边提起笔准备打草稿。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这两个题目的缘故,这两个题目一个出自论语,一个出自孟子,一个说颜回能始终听我的话并能领会,没有懈怠的时候;一个说一个人说仁义的话不如有仁义的威望更让人信服。
这种题目四平八稳,但很难写出新意,当然这也符合县试的层次,因此沈清云觉得只能在文字上做文章,因为这开始的两篇文章讲究微言大义,不仅写的时候要注意格式,还要注意字数,不能超过七百字。
至于试贴诗,据沈清云所知自从科考考试贴诗以来,试贴诗可谓是汗牛充栋,但这么多应试诗里却只有一片杰作,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因此沈清云没法岀这个风头,只能自己创作。
而试贴诗其实乃是诗中之八股,整体上讲究起承转合,声韵上讲究仄起平收,即以仄仄平平仄起,平平仄仄平收,因此自己创作却是要比抄袭或者篡改难的多。
因此看完卷子之后,沈清云并没有立刻写作,而是先填了姓名籍贯,糊上之后,又仔细的构思起来
时间如沙漏里的沙子,唰唰而过,直到一声锣响,然后一只手伸了进来
沈清云递过考袋之后,长长的伸了个懒腰,其实他早就做完了,毕竟他有上一辈子近二十年的功底在,又认真的学了一年,这样的功夫,在上一世考上研究生都绰绰有余了,何况这初级的县试,只不过相当于小学升初中。
他是为了避免引起别人的惊诧,也不想出这个风头才故意不交卷的。
又是一声锣响,这是收卷完毕的信号,也是考生可以出去的信号,沈清云提起了考盒
此时日已西沉,天地涂红,贡院里考生却人流如鲫,议论声也是嗡嗡营营,有的满脸丧气,有的满面喜气
如鲫的人流里,沈清云幼小的身子显得更加渺小,不过甫一出了贡院的门,沈三儿、沈五儿、沈六儿就发现了他。
“小七。”
“小七,这边。”
“小七你考得怎么样,我都没写完”汇合后,沈五儿立刻说道,他脸上倒没有什么丧气的色彩,之所以如此一是他们还小,还不懂得这事的重要性;第二是年轻,认为一次、两次考不上也没什么;第三则是有沈延己成例在前,沈延已考了五次
“我也没写完,那什么破春有什么写头”沈六儿符合道,一副题目难以让我施展才华的样子。
“只怕这两位哥哥一试就完了他还抱怨,这第一场考的只是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算了,我低调些,别再被他两个推到水潭里。”
心中想着,沈清云点了点头说道:“这些题目真的不好做,我也只是囫囵做完,谈不上好。”
“你好歹做完了”
“做完只怕也没这么用,你看这些人,只怕都能做完。”
“哇这人得五十了吧怎么还来考”
五十是诸生的界限,在此线之下,诸生无长进者,县试不过者回家,府试不过者回家,但见官不跪;院试以及乡试不过者过此线可为胥吏。途中沈五儿看到一满头白发的考生惊骇道。心中也越发感觉到沈清云只是写完,只怕考上也无望。
“差不多,应该快五十了”沈六儿看了一眼,说道。但随即就留露出了本性:“三哥,走,去喝那莲子银耳粥去。”
考生的纷扰中,谷熟县的街道刹那间变得热闹了起来,延街的青楼门窗也“呼”“呼”的次第开了,一条条红袖伸了出来:“这位公子进来休息下”
得意者人生得意须尽欢,失意者不如怜取眼前人,于是纷纷入内,只是当看到沈清云、沈五儿、沈六儿时,要么放下了红袖,要么将红袖伸向了他们的后面。
“她们在干什么怎么不理我们”
虽然处于秦淮风流之地,但沈五儿毕竟一乡下小子,又是小孩,还不懂风月之事,见此不由得向沈三儿问道。
“啪”
沈三儿直接在沈五儿的额头上爆了个栗子,然后才恶狠狠的说道:“莫问,问我就打你。”
“额”
沈五儿与沈六儿骇然的看着沈三儿,却不敢再问,脑中留下了很多个为什么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