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国姓窃明 > 第25章 奋勇争先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25章 奋勇争先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最优秀的骗子和阴谋家,做局的时候当然会连无关紧要的自己人都一起骗进去

    只要确保不会导致什么别的不良后果,比如士气低落啦、军心不稳啦这些,那就没问题。

    这不,这次沈树人做局、搂草打兔子阴左良玉,就连孝感城内的普通人一起全骗了,甚至连两日后刚刚远道而来增援的金声桓也骗进去了。

    金声桓是五月初三带兵抵达孝感的,他到的时候,看到的是一派愁云惨淡的样子,路上还听了一路的风声鹤唳,不由很是担心。

    一见面,他就提出了自己的担心:“沈兵备,末将奉方抚台之命,率本部一营人马来援,听候兵备调遣。不知兵备要如何部署我军

    恕末将直言,末将来的路上,昨日路过武昌府,听到了许多对我军不利的消息,那边人人都说二贺势大难敌,还传出了些关于兵备与左将军之间恩怨的污秽之语,怕是对战局不利啊。”

    沈树人微微一笑,拍拍他的肩膀:“没事儿,民间愚夫懂什么兵法虚实,他们又不可能知道刘国能已经派遣援军、围魏救赵抄贺一龙老巢了。

    这个消息我军一直有严密保密,孝感乡绅传说我军无援,我也一直不辟谣、任由传播。怕的就是打草惊蛇,如此才好让二贺保持拖延不退、直到最后一刻。”

    看着沈树人指挥若定的样子,金声桓这才放下担心,然后才去跟其他各路明军将领见礼,言语态度倒也恭敬。

    金声桓虽是代表方孔炤派出的援军,但他自己的武职只是一个守备,领一个两千人的卫所营。

    沈树人这儿高职低配的武将不少,左子雄都已经是游击了,张明振、杨晋爵也是都司,哪个官位不比金声桓大,他也只能选择低调做人。

    不过半天功夫,金声桓大致就跟同僚武将混了个脸熟,而在这个过程中,见左子雄等人对沈树人如此佩服、绝对言听计从,他也是暗暗心惊,暗忖这沈兵备必然有过人之处。

    他诏安从军也有十年了,原先从没见过武将如此发自肺腑对文官上司敬佩有加的。

    哪怕是他自己,对方孔炤这样的高官,也只是迫于对方位高权重不得不遵命,但谈不上对方孔炤的人品或人格魅力崇拜。

    他便忍不住偷偷委婉暗示问了一下,想知道左子雄等人为何对沈树人如此崇拜。

    结果得到的答案也是非常不容置疑,众将都是用一种看白痴一样的眼光看着他:

    “以后你就知道了,沈兵备爱民如子,没有架子,无论劝农治军都是亲力亲为,连工匠、农民、士兵,只要有一技之长,能为他所用。”

    “沈兵备两榜进士出身、有天下诤谏耿介之名,却从不看不起我们武臣,也不会看不起工匠,都是平等论交

    金守备,你这是后知后觉了,你想想,刘国能不过流贼诏安出身,见了沈兵备的求援文书,都能如此慷慨仗义,有感于沈兵备当年的仗义执言。

    我记得你手下有个千总,之前就是护送深福去刘国能那儿送求援信的吧,他就没告诉你刘国能对沈兵备是如何感戴”

    众将七嘴个大义凛然、义正辞严,搞得金声桓都有点惭愧了。但细细听完众将转述的诸多事迹后,金声桓自己都忍不住动摇,有点想要跟着沈树人一直混下去了。

    他这人,历史上虽然后来降过清,但毕竟是跟着上司左梦庚左良玉儿子一起降的,算是有几分身不由己。

    后来又反正,参与反清复明,也未必就是对大明有多忠诚,而是这种流贼诏安出身的武将,多多少少喜欢一个“尚武”的政治环境,喜欢给一个文官不能打压武将的朝廷做事

    这一点上,南宋末期一些降元武将,在投靠忽必烈时,讲述的逻辑也是差不多的。

    忽必烈问宋朝给的俸禄待遇也不差,受君恩几十年怎么就投了,反而贾似道文天祥这些文官能坚持抵抗,最后还有那么多跳海。

    夏贵之流宋朝老将就说:宋朝重文轻武啊贾似道一直提防我们,不尊重我们。

    最后忽必烈也只是笑道:难怪贾似道不尊重你们你们连贾似道都不如

    到了明末,李成栋、金声桓这些先降清后反清的,多多少少也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觉得明朝对武将太鄙视了,不如蛮夷尚武,所以他们宁可为了自身能力禀赋的社会地位、阶级次序,放弃民族大义,一定要找个能让武将反过来骑在文官头上的政权效忠。

    可惜,历史上当江西、两广平定后,清朝也露出了“以文治国”的迹象,一个巡抚就能踩在李成栋、金盛恒头上羞辱他们,话里话外都是“仗都打完了还用尊重你们个屁你们就是些垃圾武夫”然后这些人一怒就又反了。

    李成栋历史上劣迹太多,沈树人肯定不可能去拉拢,金声桓却还算可以挽救。

    最主要的是他很快就发现:沈树人跟如今其他所有见过的文官都不一样,沈树人是真心觉得文武平等,这就让他生出知遇之感。

    这种跟武将说话时,言行举止里透出来的、来自于现代人的文武平等想法,任何一个明朝文官都是装不出来的。

    读了一辈子四书五经、走科举之路的人,早就被崇文抑武洗脑洗到深入骨髓了。沈树人这种穿越者才有的平和心态,反而成了他拉拢愤懑于此的武将的一个“精神外挂”。

    金声桓正和同僚们互相洗脑、渐渐有被同化的趋势。按照沈树人的计划,他远道而来,也得歇息休整一日,回复一下状态,再投入战斗。

    另一边,可巧当天傍晚,流贼大营方向,也又有一条好消息传来了。

    沈树人大致听取了一下后,也是颇为振奋,立刻召集全部将领讨论。

    众将一进大帐,就看到兵备大人面露喜色,不由都有些期待。

    沈树人也没让他们猜哑谜,得意地宣布:“刚才杨都司的斥候值夜,又抓获了一批来投的流贼将士,居然足足有两三千人

    这些据说都是贺锦的嫡系故旧,本官已经盘问过他们了,他们说昨天一早,贺一龙便在军中宣布了贺锦的死讯还栽赃到我们头上,说是那日被阎知县用计地雷炸伤后,终于不治而亡

    但贺锦身边亲卫,却多有失踪的,营中便有流言是贺一龙谋害同僚,兼并其部众一些贺锦心腹人人自危,只好率部来降流贼内讧至此,这是天佑我大明破之”

    “什么我们还没动手,贺锦居然死了”

    “天佑大明啊贼军如此内讧,我军却还有援军,还有夹击,流贼虽多不足虑矣”

    众将一时惊喜莫名,士气愈发振奋。

    最初的狂喜过后,大家又很快合计起敌我实力形势。

    因为有了两三千内讧逃亡的士兵来投,如今贺一龙那边的军情内幕,对官军而言也等于是彻底透明了,比开了透视挂还透明。

    贺一龙还有多少人、多少伤员、后勤物资情况,沈树人都可以很快梳理出来。

    众将立刻分头加紧拷问,不一会儿就了解到:

    流贼方面的军粮,至少还能吃个把月,但是因为要撤退,没法把所有物资都带走,最近也就不会再在随州乱劫掠,反正抢了也拿不动。

    正常情况下,流贼如果是分上十天批批缓缓行军,那是有可能跟来的时候那样,把大部分物资都押运通过桐柏山山区的。

    可现在不是要赶时间么,那就只能少带一点东西了。

    而且根据最新得到的流贼消息,信阳府那边,刘国能似乎也无力攻坚,所以并没有选择直接围攻信阳县城。

    而是试探性攻打了一下之后,就掉头选择了堵口,已经有抢占信阳道北口桐柏关的趋势

    这里必须提一句地理,桐柏关是信阳随州通道上的一个缺口,就位于涢水河谷的最北端。是从安陆县、随州县一路往北沿着涢水河谷行军、翻越桐柏山进入河南境内的必经之路。

    历史上从河南信阳迂回进攻湖北随州,都是走这条路的,这条山道上,还爆发过孙子兵法的主要素材之战:

    两千年前,孙武带领吴军伐楚时,就是先从吴地走淮河水运到信阳当时航行技术比较差,淮河比长江好走,然后从信阳走桐柏关入涢水、再到随国故地,跟楚军打了“柏举之战”。

    孙武这辈子写兵法很牛逼,但实战也就那么几场,可以说柏举之战就为孙子兵法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实战素材。

    包括孙子写粮草筹措之难、“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这些数据,实际上经过后人考证,也都是按照柏举之战的后勤损耗来算的。

    因为要翻越大别山、桐柏山运粮,损耗才那么大,前线吃一钟,等于后方运二十钟,要是换个别的战场,根本不可能损耗那么大。

    这样一条能催生出孙子兵法的险路,如今北侧的口子却有被刘国能埋伏堵住的危险,贺一龙怎能不急现在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时候。

    赢了就能海阔凭鱼跃,兼并了贺锦的人马到河南平原上随便乱抢。

    输了,那就是前有刘国能堵截、后有沈树人追击,被堵在这条桐柏山道里。

    赢者通吃,输了一无所有

    沈树人结合情报,把这个情况分析明白后,众将求战意志愈发爆棚,刚来的金声桓也是担心没有表现机会,主动请战:

    “兵备大人明日请恩准末将为前部先锋当先追击贺一龙”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国姓窃明》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国姓窃明》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国姓窃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国姓窃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