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 > 第150章 逼捐大会圆满成功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150章 逼捐大会圆满成功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十日一次的大朝从一开始便剑拔弩张,朝觐之事再次引发了争议,与前一日不同,大殿之上好似反对朝觐的声音占了主流。

    六部之中,三部尚书站出来对朝觐提出了质疑,除了窦鼎之另外三位内阁大臣目前都没有站出来为昨日的决定辩护。

    皇帝静静的坐在龙椅上,从表情上看似乎有些惊讶。

    张渊微微抬头看着楚牧,好像年轻的皇帝此刻的样子让他很满意。

    必须得承认张渊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是母庸置疑的但他并不是愚忠,从来都不是无条件的服从皇帝的命令,他有他的风骨。为官这么多年来,他对武宗好大喜功不满,他对永平帝不思进取也不满。

    他是一次又一次的劝谏,武宗是不听劝的,惹急了还贬他两次。永平帝是虚怀若谷的听劝,坚定不移的我行我素。张渊心里这憋的呀

    他认为这些年大文国家下降,风波不断就是因为连续两位皇帝一个刚愎自用一个软愎自用,反正就是一意孤行没有真正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尤其是他们清流派的意见。

    而如今楚牧继位,他还是个年轻人,过去一直在乡野生活,应该思维还很简单,正是让他树立正确皇帝观的好时候,当知天子应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事事依着自己的想法来

    所以现在因为朝觐之事又起波澜,张渊刚才一开始就准备站出来说话,但反过来一想,这也是一个让皇帝见识朝中舆论的好机会,万一他觉得自己做什么决定就算会引起争议,内阁几位大臣也会为他保驾护航,说不定日后就会走上他爷爷和爹的老路。

    张渊便一脸澹定的站在那里,看见皇帝投来期待的眼神也假装看不见。

    可惜胡思乱想了半天的张渊猜错了,皇帝坐在龙椅上一点也不慌,虽然看起来脸上是有惊讶之情,但他惊讶的并不是现在大臣们站出来对朝觐发表意见,而是惊讶于郭先生是怎么会猜到今日大朝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朝觐的

    今日临来早朝,郭放舟便断言今日大朝必有波澜而且特别提醒了楚牧,不用惊慌就澹定的看戏就好

    故而楚牧一直坐在龙椅上,静静的看着各路人马粉墨登场。

    “呜呼老臣有话说”站出来半天也没插上嘴的老祭酒终于抓住了空隙,大声说道:“万国慕我天朝,怀虔诚之心上表请朝,此如孝子欲奉慈父,父岂有不见之理呜呼,如此盛德之事,岂能因为什么官道不整、馆驿不修等旁支末梢之事而废之岂非因噎废食乎”

    老祭酒超高调一向是把好手,这一番话引起清流派的赞同,好几位反正不用他掏钱的官员站出来附和老祭酒的说法。

    工部尚书汪琦心中不屑,调子唱的再高能唱出钱来么

    “臣也赞同祭酒大人的话”汪琦对着老祭酒先是拱手,又道:“官道和馆驿的事,确是旁支末梢的小事,如果决定恢复朝觐,我工部绝不让大文失了体面可是刚才户部也说了,目前财政拮据,修缮官道馆驿还好,只是大孝子们来了大文,慈父也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归吧”

    汪琦直接就把问题核心挑明了,大家真正担心的是什么万国孝子们真是为了来看皇帝的么,只怕就是想来啃老的吧

    就拿永平帝四年前最后一次朝觐来说,不说赏赐的几万斤茶叶、几千件瓷器、上万匹的丝绸,单单只是报销各国前来的车马费和赏赐的真金白银,都花了整整十七万两,这还是近几十年规模最小的朝觐,外加窦鼎之各种抠抠索索删减赏赐后的结果。

    这次新皇登基,还要办的热热闹闹大扬国威,没有二十万两想都不要想。

    大文现在国库的情况,在场的百官大概都清楚,给先帝修陵寝都得东拼西凑,上哪儿去弄二十万两银子出来啊

    一时间大家都望向了年轻的皇帝,望了半天发现皇帝根本就没有表态的意思,又纷纷扭头望向队伍最前排的四位辅政大臣。

    窦鼎之依旧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他本来就是想让朝觐花费这事在大朝时被提出来。

    之前有些官员还纳闷怎么首辅派的户部尚书会唱反调,其实这是首辅授意的。

    虽然昨天这事已经得到皇帝和内阁一致同意,就这么直接推进也没有问题,但后面一旦出了什么事,锅就得内阁来背,首辅更是难辞其咎。

    所以这事一定要摆到台面上来,先把话说开了,以免到时候一口大锅扣在脑袋上扔不下来,而且自己背地里还有和西原密会的事,这两件事都能办成,他首辅大人自然是功德无量但万一两件事都出了岔子,就算他窦鼎之在朝中根基再深,只怕也免不了下台一鞠躬,落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老祭酒说的没错,内阁自是认为万国来朝乃扬我国威之盛德之事,故而建议陛下能同意各国殷殷之盼但各位所说的一些问题,内阁亦是考虑再三”窦鼎之说着看了一眼另外三位半天不吭声的同僚。

    三个老人精岂能不明白首辅的意思,他这段话说的,从头到尾都是代表内阁的表态,就是告诉大家这件事是内阁一致决定的,可不是他窦鼎之一人的主张。

    首辅这么说了,他们仨还能当场反驳不成沉默便是默认

    窦鼎之这才继续说道:“现在帑藏也确实少了些,不过就因为这样便拒绝各国来朝,便是失了上邦的体面,亦有失陛下英明李尚书,你说户部现在为难,有陛下为难么老夫可以告诉你,陛下仁德,听闻花费甚巨,当即便说哪怕失点体面,也不想让国家背上沉重的负担是内阁苦苦规劝,陛下才勉为其难同意各国来朝,你户部难陛下不难么”

    李士德听闻赶紧朝楚牧跪下,一脸惶恐的说道:“陛下仁德,是臣考虑不周户部再难也会凑出银子来,臣臣决定将今年俸禄全数捐出,一定不能失了国家体面”

    李士德此话一出,突然又有十几个大臣站出来宣布也要捐出今年俸禄。

    窦鼎之更是难得的跪了下来,大声说道:“让陛下为难,是臣无能既然李尚书都捐出了俸禄,臣为百官之首更不能落于人后,臣也将俸禄献上感念过去先帝和太皇太后的恩宠,多年来对臣多有赏赐,一共有大约一万五千两,臣一直不敢擅用,今日也全数奉上”

    一旁的三位内阁大臣都吃了一惊,原来首辅葫芦里卖的是这个药啊

    看了半天他们终于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难怪李士德先出来哭穷,原来是和首辅唱双黄来了窦鼎之哪里是质问李士德,这是在质问满朝文武把这事和皇帝的体面混为一谈了,说皇帝都为难,谁还能出来反对

    好家伙,更绝的是李士德来了带头捐款,首辅更把多年来的赏赐都掏出来了

    一下子压力就来到了另外三位内阁大臣身上,首辅捐了他们能不捐么

    张渊和高光义赶紧也跪了下来,宣布捐出俸禄还另外搭上了七千两银子。

    这俩带头了,清流派和南派官员们也纷纷响应,跪下来提出要捐款。

    一时间满朝官员跪下来大半,就剩次辅袁复和北派的大臣们还站在那里,颇为扎眼

    这种情况下,站着是需要勇气和脸皮的

    袁复咬紧了牙关,心里那个恨啊

    本来他盘算的很好,先让郑义和汪琦出来唱个反调,把国库没钱的事挑出来,等大家为银子发愁的时候,他再站出来振臂一呼,自告奋勇帮朝廷找来银子,以解燃眉之急

    这样日后朝觐圆满成功,这最大的功劳就是他袁复的了

    可现在首辅来了个带头捐款,调子唱的比天高,你跟也得跟不跟也得跟

    现在的情况是日后有锅内阁一起背,日后有功那是今天卖力演出的窦鼎之的,自己还得把俸禄搭上,就捞着一肚子气。

    袁复看着窦鼎之的背影,心中不禁感叹,不愧是历经三朝的首辅,演了一出双黄,锅甩出去了,功劳揽身上了,还顺道把自己坑了。

    不行决不能让窦鼎之把功劳全部抢走

    “陛下臣也要将俸禄全数捐出而且”袁复把声音拉的很高,喊道:“臣大致估算,即使同僚们为国分忧,都捐出了俸禄,但举办朝觐还是不够而且陛下治下第一次朝觐不能马虎臣掘地三尺也要为陛下为大文筹措更多的银两一定要让这次万国来朝般的风风光光,以扬我国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