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或许这不是个好词儿,但这也是要分时候的。
“末将见过宁王。”
看着走上来的宁王,柳升等四人一起下马见礼。
“都安排好了吗”宁王骑着马,看着面前的婆猪江,面色阴沉。
这次他其实本不用亲自来的,他作为大明的藩王,在朝廷只派出了四个主将,而且还不是张辅级别的主将时,他这个藩王根本不需要亲自出来带兵,但他还是来了。
大宁,可以说是整个大明所统辖的北方草原中最好的一块地方,虽然比不上阔滦海子和捕鱼儿海,但那边的事情也比较多。
那边靠近瓦剌,虽然现在的瓦剌没那个胆子来侵犯已经是大明地盘的草原,但还是要经常交际的。
所以,宁王多少还是有些感恩的,在这里,他虽然是个藩王,但实际上和土皇帝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如果想当个逍遥王爷,那完全是没问题的。
因此,这次宁王亲自带兵出来了,但他没想到,他一出来就遭遇了滑铁卢。
女真人在面前的婆猪江设下了埋伏,让明军损失过万。
而对方,只有三千人。
“回宁王,已经准备好了,朝鲜方面也在推进,预计明日即可虎儿文卫”
柳升是此次的主要将领之一,也是在这个战场上朱瞻垶的代表人,所以很多事情基本都是他来主导的,哪怕是朱棣委派的陈懋都会经常让步。
原因无他,在给应天府送去了那封汇报之后的第四天,陈懋就收到了朱棣送回来的密信。
里面就一句话:以陈懋为中心,践行太孙之计。
当时陈懋就将那封密信给柳升等三人看过了,随后就被丢进了火堆里,四个人心中都有了数了。
很明显,不管是认同还是鼓励,皇上都准备施行太孙的计划,并且还会在事后把联合从属国滥杀的恶名给抗下来。
“很好。”宁王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缓和了几分。
“入夜之后,本王会亲自带人前往兀拉山城,你们四人转移至察剌秃山卫,届时联合抵达虎儿文卫的朝鲜军,一起三方夹击”
“若无意外,我们渡过这婆猪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届时再压向建州卫,将那群蛮夷驱赶至鸭绿江”
说到这里,宁王的脸上泛起了几分阴狠。
他是真的怒了。
本来这次出来只是跟自己的那个四哥表示一下,表达一下您的安排弟弟我很满意,过得也很快活,对您也没有怨言了,您不用担心。
结果,初战就遭遇落败,这让宁王有些接受不了。
要知道,当初还是燕王的永乐大帝在靖国难的时候还是靠着他的帮助呢,现在他却虎落平阳,被女真这只狗给咬了
这怎么行
“末将自当全力而为明日日暮之前,必定抵达察剌秃山卫”
柳升一看,这特么好事儿啊立马和陈懋等三人应了下来,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在他们看来,宁王就是一个不稳定因素,现在宁王对女真人发了狠,这岂不是代表着女真人的未来极有可能是由宁王动手
这样一来既不用安抚朝鲜,又不担心太孙殿下背上恶名,还能让皇上也不受到影响。
柳升等四人此时此刻心中就只有一句话:宁王牛逼
宁王见柳升等人答应得如此坚决,不由得点了点头表示称赞,然后扯了一下马缰,掉头离开。
不久之后,明军中冲出了一骑,迅速朝着北方的辉发城方向而去。
给朝鲜传递消息,面前的婆猪江就是一道天堑,能够行得通的就只有三条路。
第一,想西南方向而去,走到婆猪江和鸭绿江交汇的地方,那里没有女真人,可以从那里渡河。
不过走这条路线的问题在于绕远。
朝鲜即将推进到的虎儿文卫在察剌秃山卫的东方,在宁王要去的兀拉山城的西北方,而兀拉山城还在察剌秃山卫的南方。
也就是说,这条路线需要饶进朝鲜境内,然后横穿朝鲜和大明的边地,再向北而行进入白头山,才能抵达虎儿文卫。
第二条路就是向后,朝着辽东都司方向前进。
在辽东都司,有大明的战船停靠,经船抵达朝鲜,再重复与第一条相同的路线。
这两条路线看似很远,但实际上却是相对来说比较近的。
而柳升等人,选了个最远的,但却是最便利的。
从婆猪江畔到察剌秃山卫,转道辉发城,再从辉发城进入灰扒江,借用水路直达虎儿文卫。
日暮之后,整个明军营地燃起篝火,营帐也悄然不动,整个明军营地一片寂静,偶尔能够看到有几个人影闪过,似乎是正在巡逻的哨兵。
见到这一幕,远在婆猪江对岸的女真人心无波澜,一如既往地巡视着。
然而,早在天黑之前,明军的众将士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向西北方向靠拢,那边有营地也有树林,能够挡住河对岸女真人的视线。
女真人不像柳升有千里眼,只凭借肉眼根本没有办法很好的观察。
在现在这个阶段,望远镜可是个稀罕东西,整个明军这边也只有柳升有,还是朱瞻垶借给他的。
因此,明军在女真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只留下了几百人马作为迷惑,大军实则是趁夜出发,朝着察剌秃山卫前进。
与此同时,大明的南方,张辅的行动也初见效果了。
因为腾骧卫和锦衣卫的努力,所以张辅和柳升的行动异常的顺利,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清化至景县一线以北的区域全部收复。
说到这里,张辅都有些羞愧。
因为说是收复,但实际上他基本上什么都没做,只要身着明军铠甲的将领带着队伍进入,就会有山民们的夹道欢迎,甚至还有不少山民给他们送粮食。
所以,名义上说是收复,其实就是去捡功劳的,他们根本就什么都不用做,百姓们都在等着他们来。
这也是为什么仅仅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张辅就能够收复这么大的一块区域,因为他们根本就是在赶路
但说归说,张辅还是很好的约束住了将士们没有拿那些山民的东西。
因为这事儿是朱瞻垶建议,朱棣亲自执笔,在给张辅的密信中三令五申着重强调的
历史上的安南为和迟迟不能收复一是因为当地的土豪士绅百般阻挠甚至是欺瞒百姓,让百姓们对大明产生了恶感,自发的抵制明军,也抵制大明的统治。
二是因为这里的祸首陈季扩、简定等人一直都没有伏诛,这也是导致安南这边降而复叛的原因。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明军的所作所为。
历史上,张辅在安南带兵打了九年
这九年,不仅朝廷犯了,百姓烦了,就连士兵们也烦了。
久久不能归乡,吃得有很一般,这就让明军经常去抢当地百姓的东西,这就加剧了明军在安南百姓心中的恶名。
第一个问题在朱瞻垶的指挥下,在腾骧卫的努力下,已经有大半的安南百姓得知了真实的情况。
第二个问题现在正在解决,张辅已经得到了朱棣的命令,此战对于陈季扩那些首恶们根本就不接受投降,唯有一死。
因此,朱瞻垶才着重地跟老爷子强调了军纪军风的这个问题。
眼下,大明在安南已经打了五年了,这个时间不短了,将士们的情绪肯定会有些不耐,所以一定要约束好了。
就在张辅带着人跋山涉水、沐成带着人乘风破浪之时,建州的战争已经开打了。
疑兵之计终究只是疑兵之计,就算是能骗得过女真人也绝对不能骗太久的。
第二天天一亮,女真人就发现对岸的明军营地空了。
一瞬间,女真的营地内就乱了起来,他们立刻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向东或者向北逃窜。
他们不知道明军的去向是何方,但他们很清楚,能让明军做出这么大动作的原因肯定是明军找到了突破婆猪江的办法,不然的话不可能连夜行军。
不过他们很快就知道了明军此次行动的原因了。
婆猪江和鸭绿江虽然最终汇流到了一起,但却也形成了一个夹角,这个夹角也就是女真人的倚仗。
向西向北可抵御明军,向南可抵御朝鲜,向东可撤退。
但是,朝鲜军绕过了鸭绿江的中下游,从上游的白头山进入,一路挺进到了虎儿文卫,截断了女真人的退路。
女真人见势不妙,想要向南撤退,越过鸭绿江和婆猪江交汇之处,进入朝鲜。
不得不说女真人的首领爱新觉罗孟特穆,又名勐哥帖木儿也的确是一代枭雄。
一般在这个时候,绝大部分人想的都是破釜沉舟,因为有婆猪江和鸭绿江这两道天堑在,女真就等于是被夹在了一个口袋里,不破釜沉舟一战,基本上没有什么活下去的可能了。
但勐哥帖木儿却不一样,他就要越过鸭绿江,再入庆源
这一举动的确是属于反其道而行之,超出了绝大部分人的预料,但等女真人跟着他们的首领勐哥帖木儿来到他们预定的地点时却傻了眼。
原本应该在婆猪江对面的明军营帐已经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越过了婆猪江,明晃晃地伫立在他们千斤的路上。
这,正是宁王的护卫司。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