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 第185章 道衍:底线这种东西,丢一丢就习惯了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185章 道衍:底线这种东西,丢一丢就习惯了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当太阳落山,城门即将关闭之际。

    一名衣着如常的信使乘快马,自近午时分自应天府大明宫出发,终于在宵禁前赶进了城里。

    在即将宵禁时。

    苏州府钦差落脚的宅邸外,看门的门房从一名乞丐的手里收到一封密信,随即赶忙通传,将这密信送至了后院的钦差房里。

    听见是一名乞丐收钱送的信。

    再验证了一番火漆和骑缝章的对丈后,道衍了然的打发了门房,关上了房门。

    这才拆开了信封。

    在览阅过密信的全部内容后,道衍脸上的面色从疑惑到明了,到最后不由的双掌合十,念诵了一句佛号,这才将信纸在烛台上点燃,丢在地上任其燃尽,随即才重新回到院中。

    眼见宋濂房间的烛火还未熄灭。

    道衍便上前轻轻敲响房门。

    待宋濂打开门,未等他开口,道衍便压低了声音说道:“宋师,宫里回信了。”

    宋濂浑浊的双眼亮了一瞬,立即反应过来。

    “入内笔谈。”

    道衍点了点头,倒不是怕隔墙有耳。

    他毕竟他们这一行钦差还什么事没干呢,谁会冒着掉脑袋的罪名,无聊到往已经将近赋闲了半年的钦差府里安插探子呢。

    只是二人早先的定计实在骇人听闻。

    一旦传出去,就有可能遭受天下仕林的敌对和抨击,所以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宋濂闭上了房门,落上门栓。

    借着桌上的烛台火光,道衍落笔写到:之前察觉孔家族人暗访江南等地逐步没落的儒学旁支家族,背地笼络,收买,破坏太子殿下兴北方之学方略,你我二人争论不休,实不知该拉拢或打压孔家,如今,太子殿下授意,少詹事定计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请君入瓮,抢占先机

    常升的定计核心其实很简单。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孔家的优势,无疑就是在天下儒生间无形的声望,以孔子后人的身份,天然掌握了对儒学的解释权。

    只要孔家当代衍圣公在“官学”出来后,挑上几个似是而非,本就存在天然争议的点对官学提出疑惑,儒生自然而然会对官学的“正统”提出质疑。

    改,官学之正统荡然无存。

    不改,官学的权威性也要下降。

    届时孔家版本的“四书五经精校本”一出,哪怕其九成九的内容都照搬宋濂等人的劳动成果,天下的读书人也会在心中默默将四书五经校订的功劳记在孔家身上。

    这就是孔家最让道衍感到棘手的地方。

    所以,常升给道衍和宋濂的办法,首先就得将衍圣公孔家拉下水来,不给他们站在儒学的制高点“指点江山”的机会。

    孔家不是暗戳戳的想要拉拢那些落寞的儒学旁支,另起炉灶,用盗版逼死正版么。

    那就首先把这些南下的孔家后人都拉进校订组来。

    他们会挑事

    那必须让他们挑啊。

    他们不挑,就算道衍这边自导自演,也得把挑事的帽子扣到他们头上。

    再借用报纸这个如今已经联通东西南北五省布政司的舆论利器,将孔家人的“嘴脸”公之于众。

    然后,借宋濂等人之口。

    在报纸上不停替孔家洗地。

    没错,就是洗地。

    用领先大明八百年的高端“茶艺”,不把当代衍圣公洗成大明“顶流”,朝廷决不罢休。

    不逼的他们扇自己的耳光,亲自出来给“官方版”四书五经校订正名,这事就不算完。

    至于那些没落的儒学旁支。

    当然还是照常迁往北方。

    他们不就是为了得到儒学正统的支持,重整旗鼓,这才想插孔家大旗的么。

    行,朝廷满足他们。

    只是他们插的孔家旗就不是山东衍圣公的孔家了。

    毕竟孔子的后人除了北宗,还有一支自南宋建炎初,孔子第四十七世孙袭封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随高宗赵构南渡后所诏建的南宗不是。

    只要这支南宗的孔家后人识趣。

    朝廷也不是不能帮这支南宗同这些儒学旁支联合,回山东祖籍争个正统。

    毕竟,大家都姓孔嘛。

    谁还不是个孔子后人了。

    而当道衍在纸上罗列出常升的整个计划,宋濂看完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孔家不识趣,就要把他们一千多年积攒下来的名望全部磨灭的绝户计啊。

    当即挥笔回到:“这是不是太过了”

    “孔家意欲另起炉灶的事情你我并无实证,仅凭你的揣测就要针对至此,岂不荒谬”

    “须知孔家若倒,天下儒学必乱。”

    道衍的面上不见波澜。

    只不紧不慢的提笔回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正因为孔家在仕林中的名望太盛,所以才必须提起十二分的小心。”

    “况且,当初宋师想要校订四书五经时,难道不是亲笔修书,邀请衍圣公派遣族人前来一同修订了吗。”

    “孔家连一字都未回。”

    “分明为将宋师放在眼里。”

    “而今官学的风声走漏,孔家人却不请自来,鬼鬼祟祟,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宋师还要自欺欺人到何时”

    看见道衍的最后一句,宋濂的脸上浮现了落寞和无奈之色。

    天下读书人对孔圣的尊崇早已深入骨髓。

    而他他苦读这么多年,早已看透了世事,又历经此番四书五经校订,看透了人心险恶,却依旧不愿相信孔家会做出如此龌龊之事。

    孔家的桎梏可见一般。

    但,宋濂是真的看不透吗

    不,就如道衍所书,他只是不愿意相信而已。

    而今被道衍直言点破。

    宋濂一声苦叹,终于还是凭借多年读书的修养,以及为大明尽忠,为朱标负责的态度缓缓落笔到:“那孔家南宗的忠诚如何保证”

    “尽管已经分家二百多载。”

    “但两宗仍属一脉。”

    “朝廷此番设计,如何能保证南宗不为回归祖庙接机献功,而将朝廷的丑闻公之于众呢”

    当写下这一段的时候。

    宋濂那是一边写,一边面露难色。

    原本他还劝常升和道衍正心正行来着。

    而今,为了保障官学的纯粹性,他都不得不替这些阴谋诡计查漏补缺的起来了。

    看宋濂一脸的愧色模样。

    道衍也猜出了宋濂此刻的心情。

    小声的劝道:“宋师不必为此太过介怀。”

    “人在江湖,难免会有身不由己,人情世故之时。”

    “底线这种东西,多丢一丢也就习惯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更新,第5章 道衍:底线这种东西,丢一丢就习惯了免费阅读。: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朕,都是为了大汉!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大明王朝1627 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春秋大领主 大秦之帝国再起 回到明朝当太子 清明上河图 调教大明 大明1617 大魏王侯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