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确实是这么一个心思,但也只是心思。
他就想试试王运接不接,你要是接了,那你就去,你要是不接,那没办法,只能去“求”他那个本事非凡的二郎了。
而他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他就是想看看,没了你李世民,我这大唐还能不能行
也不怪李渊有这个想法,大唐从开始到现在,最大的两次危机都是李世民解决的,而且是轻轻松松解决。
再加上去年并州这事,谁去都不行,李世民去三下五除二,不到半年解决。
而李渊找王运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李渊觉得其他人都有着自己的心思,不会或不敢跟他说实诚话。
而李渊当着王运的面,那么过分的骂李建成和李世民,就是想看看王运会不会帮其中一个说话,尤其是李世民。
毕竟王运和李世民关系好是人尽皆知的事,手下大将,倚重谋士都给王运送。
但李渊没想到王运胆子能大成这样,谁也不帮,还直言你们争你们的家产,别招惹我。
而这其实就是李渊最想要听到的话,这样他就能够以后放心的用王运来压日后的李世民。
毕竟要是李世民真灭了王世充,李渊还真没把握稳稳压住他,自己压不住,那就得请外援嘛。
表兄争家产你不管,表兄欺负舅父你管不管
到底能不能这么用王运,李渊很有自信。
而第二点呢,王运这个人比较稳重,对,没错,比较稳重,但在李渊看来只是兵事。
自从经过去年并州之事以后,李渊对他这帮子老部下在兵事上的自信,那是消弭的一干二净了。
而王运这个人打仗很猛,看起来也有很大风险,但是在战事的筹备和谋划上,那是非常稳重的。
用王运的话说就是用不用的到另说,你得准备好。
而王运的这个稳重,那是经过众多大将肯定乃至于钦佩的,就连李靖李渊都亲自询问过他对王运这方面的看法。
要不是王运太稳,王君廓也不会在到了雁门关以后,郁闷的表示以前的谋划没用上半点了。
再加上这里面还有李世民跟他谈条件的事,李渊多好面子啊,儿子跟自己谈条件,贻笑大方了。
其他人最好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而现在这个情况,要的就是战事的判断和谋划,所以思来想去,也就剩一个王运可以跟他谈谈了。
而李渊其实没有思来想去,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王运,这些都是后面想的。
觉得自己干了一件极其正确的事,妥善回想一下,然后心里骄傲一下,很多人这么干。
但他觉得正确的不一定正确,王运怎么可能参与他们父子的争斗,直接把李世民桌子上的筹码给抢了啊
在王运看来,那不是直接就把李世民的给得罪死了吗
现如今的李世民还没对李渊彻底失望乃至于绝望,他还想着打好了这一战,登上太子之位呢。
没错,就是太子之位,除了太子之位,李世民还有啥能跟李渊谈条件的
王运还以为这两人在争风吃醋的阶段,但局势变化太快了。
至于这一战真的让王运去打,能不能打的问题,那肯定是能打的,他还能保证绝对能打赢。
大唐的名将猛将们带上,然后抄李世民的作业总会吧
自己不会不擅长的,你交给会的人去做啊
但是真要是啥也不清楚,没有作业可抄,王运这心里是有点虚的,他觉得自己还没有这个本事。
所以王运在李渊问完了以后,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不行。”
听到王运的回答,李渊心里有些失望,但他能接受,直接抬手说道:
“行道详细讲讲。”
王运点点头,仔细思索了一下该怎么才能说服李渊以后说了起来:
“第一点,我麾下的将领我自然能用,我表兄麾下的我大都相熟,也能用,大唐的将领我凭借着处罗的头颅,也能压的住他们。”
李渊点点头,这个能用说的并不是字面意义,而是说上了战场,王运能保证他们尽心尽力,全力作战。
“但是呢,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自己没这个本事,我最多也就是领两三万的兵马,而打王世充,两三万明显不够。”
“多给你些谋士,交给将领去领军不就行了,你舅父我也没本事,就是这么做的。”
王运脸上现出无奈的神色:
“舅父,我能用,但我不懂的怎么用。
而且我才十七,此次并州之战,前面我脱离大军领兵功打河东,后面又领军北上,我自始至终就没有在大军中经历战事。
而舅父您不同,您一路打拼,历经的战事不计其数,您经验丰富,知道谁在阳奉阴违,但我不同。
让我领一支偏军大杀特杀还可以,但是让我当大帅,独领大军进行正面国战,战场太大了,我操持不来。”
李渊沉吟着点点头,他被王运说服了。
确实啊,才这么点年龄,再天才的人物那也需要时间来成长啊
霍去病横扫草原,那也有卫青在一边给他坐镇啊,所以他才能肆无忌惮的各处纵横。
“那第二点呢”
“第二点就是窦建德。”
李渊一愣:“窦建德,此事跟他”
李渊说到一半就反应了过来,他多聪明一个人,越想脸色越凝重。
窦建德别看他现在和王世充打的很厉害,真要到了王世充撑不住向他求援的时候,窦建德绝对会倾巢而出。
就算是王世充不求援,撑不住的时候他也绝对会出手,大唐现如今这么猛,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是啊,窦建德”
李渊不由得在心中叹息,是真艰难啊,建立一个王朝是真的艰难啊
李渊突然有些不想打了,他想召集众臣再好好的商议一下。
因为打一个王世充大唐就得全力以赴,确实是全力以赴,因为其他地方你也要镇守,防止打输了有反情。
而现在又加了一个窦建德,局势一下子愈发的严重了。
王世充,窦建德,再加一个有可能北上的萧铣,这,大唐拿什么打啊
“那你是想让你表兄打王世充,你自己领兵去应对窦建德”
王运刚要回话,但是李渊像是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
“所以你才把李世勣安排在北边,你才和李艺交好,就是准备到时候对付窦建德”
李渊有点惊艳的看着王运,这种运筹帷幄的本事,在历史上哪个不是一代人杰,国士。
“是这样,不过我没想着灭掉窦建德,想要灭他太艰难,而且我也没有这个本事。
窦建德此人和王世充连番大战,可以说是仇恨很大,所以我大唐攻打王世充之时,窦建德不会行动的,他只会看好戏,这样一来前面我大唐压力不大。
王世充占据中原之地实力强大,要是他狠点心直接退回洛阳,凭借着洛阳这雄城,托个一年半载没什么问题。
而窦建德看到了王世充有危险的这时候,他才会行动起来,而我的想法是把他拖住就行。
虽然我灭不了他,但是把他拖住还是可以的。
窦建德此人名望很高,但是他有两个缺点导致他不能成事。”
王运说到这儿停了下来,李渊翻了个白眼:
“是何缺点”
“第一点,窦建德此人耳根子软,容易听信谗言,太原王氏那边可以搞些手段。
而第二点嘛,此人不懂兵事,能打下河北,只是他得人心,手下兵将够强。
而这种关键的时刻,他绝对会自己领兵出征。
所以说只要拖住他就行,等大军解决了王世充东进,那么窦建德见事不可为就会自行退去,说不定我大唐能够携大胜之势顺便直接收了河北。”
王运就是奔着灭了窦建德去的,王世充那是李世民的主场,但是窦建德可以抢一抢。
但是不能把自己说的太厉害,不然李渊又得起心思,而且日后真要是吃下窦建德,惊喜感会拉低。
李渊想着想着渐渐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因为他觉得这个办法真不错。
最主要的是大唐不用再多出兵了,只是拖住窦建德,王运的统军府和并州调些兵马就足够用了。
“哈哈哈哈,行道你真乃我大唐之福星啊”
李渊本来以为他已经足够高看王运了,但没想到到头来还是低看了。
其他人还沉浸在上一战胜利的狂欢之中,而王运已经想好了下一战该怎么打了。
而王运只是矜持的笑了笑,知晓详细的大势,然后顺势而为和从头开始直接组建大势,那是两码子事。
“行了,滚吧。”
王运有点无语,这是用完了直接就赶啊,王运指了指桌子上的帛书:
“李靖写的。”
然后起身行礼:
“行道告退。”
说完直接转身就走,赶紧跑啊,长安太危险了。
“对了,替我去劝劝你二表兄。”
王运停下脚步:“呃,今日之事可说”
“别人不可说,你两位表兄可以,替我骂骂他们。”
李渊说完后挥了挥手,王运转身撇撇嘴,我哪敢骂他们啊,不过王运准备抱怨一番。
跟李渊说清楚了,跟李建成也得说清楚。
王运下龙舟前看了一眼低头的小宦官,眼神有些怜悯,听到了这些话,这些人一个也活不了。
王运也救不了他们,要是知道李渊说这个,他上来之后还可以把他们赶走。
但李渊一旦开口了,只要说了一句,那他们必死无疑,王运就算救了他们,他们也会自己去死。
今日上龙舟,他们估计是心中已经知晓了自己的下场了,所以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李渊只要不是暴怒的时候,那杀人还是讲点规矩的。
这就是封建皇权社会,这就是皇帝,至高无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