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人在大唐,开局无双 > 第三零九章:诏书和李靖的转变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三零九章:诏书和李靖的转变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段鹏进入城门,看着等候的李孝恭和李靖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随后叹了一口气行礼道:

    “见过赵郡王殿下。”

    李孝恭哈哈一笑,拱拱手摸了摸肚子:

    “免礼,免礼。”

    段鹏看都没看一眼李靖,凑到李孝恭面前低声说道:

    “殿下,有诏令,有军令。”

    李孝恭挑挑眉,这是不方便外传啊,指了指城内说道:

    “先回府,先回府。”

    李靖咧咧嘴,还不理我,身边连匹马都没有,看来路上受了点苦,心里有点气正常,正常。

    三人一路回了城主府,进入正厅没急着坐下,段鹏直接来到了高台之上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筒。

    随后递到李孝恭面前,李孝恭想要接过,但是段鹏却收了回来,然后再递过去。

    只是让你看看,没让你拿走的意思,李孝恭查看了一下封泥之后点点头。

    段鹏这才一拧竹筒,从里面拿出了几份命令,先是拿出了一份诏书:

    “山南道招慰大使、山南道大行台尚书右仆射、夔州总管府总管、赵郡王李孝恭。

    夔州行军总管、夔州总管府长史、晋王府勋二府中郎将、开国三原郡公李靖听诏。”

    两人连忙面色郑重,恭敬的站好行礼:

    “臣,接诏”

    段鹏点点头,这才展开诏书念了起来:

    “门下:

    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

    晋王者文武兼全,功勋彪炳,实乃大唐之战神也。

    今南人萧铣不服王化,命中书令,河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河北道大行台尚书令,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军大将军,左右武卫大将军晋王王行道任平南主帅一职。

    大江以南并山南道、荆襄道、淮南道军政一委焉,诸事可不过朝廷,一己唯任,主者施行。

    武德四年正月二十五日。

    中书令驸马都尉大唐晋王王行道,宣。

    兼中书侍郎齐州开国公房玄龄,奉。

    中书舍人马周,行。

    侍中,阙。

    侍中萧瑀,侍中臣叔达等言。

    诏书如右,请奉。

    诏付外施行,谨言。

    武德四年正月二十六日。

    制可。

    中书令王行道受。

    尚书右仆射裴寂主封。

    尚书令,阙。

    太子李建成。

    天策上将、尚书令李世民。

    开府仪同三司裴寂。

    礼部尚书唐俭。

    民部尚书郑善果。

    刑部尚书窦诞。

    告临晋王行道,奉被。

    诏书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房玄龄。

    主封,裴寂。

    令史,萧瑀。

    武德四年正月初二十六日下。”

    这个时候的诏书样式很多,但是可没有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从右往左,中书省先起草诏书,然后交给门下省审核,接着到皇帝手里看看行不行,如果可以就“制可”。

    最后才交给尚书省去执行。

    而如果封爵位的话,具体办事的是尚书省吏部下属的主爵司。

    王运封的是职位,而且为他办事的是一位中书侍郎和两位丞相。

    中间有很多的三省官员的签押,这个在诏书里一般是不太正常的。

    一般也就是为皇室之人封爵的时候才会有这么多人签押,因为如果这人气日后出事是要担责任的。

    而两人听完了以后久久不能回神,一份把半壁江山交给王运的诏书,满朝文武一个不缺竟然全都在上面签了押。

    所以不管他们是随大流,还是巴结王运什么什么的,签了这封诏书就说明他们对王运是抱有一定信任的。

    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随大流,这么多人签了,自己不签不是得罪王运了嘛。

    而且这么多人签了,有句话说的好,法不责众嘛。

    段鹏看着愣神的两人轻咳了一声,两人回过神后连忙行礼:

    “臣,领诏”

    段鹏把诏书递给李孝恭,等李孝恭恭敬的递给李靖之后段鹏又拿起了一份帅令:

    “李孝恭、李靖听令”

    “末将在。”

    “任李孝恭兼任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兼任行军长史,统辖通、万、忠、归等十二总管。

    平定巴蜀后方,操练水军一万,广造战船,整军备战,等候命令,南下平梁”

    “末将领命”

    两人一阵振奋,终于要开始了,接着段鹏又拿出了一份命令:

    “李孝恭、李靖听令”

    “末将在”

    “备好五万蛮兵粮草,就这样。”

    李孝恭眨了眨眼睛,然后皮了一下:

    “呃,就这样三字是令上写的,还是”

    段鹏没有说话直接把令书递给了李孝恭,而李孝恭打眼一看咧咧嘴,只见上面确实写着就这样三个字。

    诏书令书都颁完了之后三人坐下,李靖捋了捋胡子感叹道:

    “本以为这次不会有人没了,没想到还是有人来,而且还是大王,我这心里放下了一大半啊”

    段鹏大口喝了一壶水,然后一抹嘴巴说道:

    “大王本不想要来的,但是几番推脱没有推脱掉,故而下来坐镇,打仗还是你们来打。

    按照大王的说法,他就是南下过来收拾一下讨厌之人,顺便白领点功劳。”

    李孝恭在旁边微微一笑点点头。

    王运的到来他还是有点小不甘的,他正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正想试试能不能立下大功劳,名留青史呢。

    王运这一来,风头肯定是全被王运给抢了。

    不过得知王运要来的消息,李孝恭这心里还是一阵轻松,接下来打萧铣他估摸着没啥问题了,就等着拿功劳了。

    李靖却注意到了段鹏话语中的华点:

    “段兄弟,这个讨厌之人是”

    段鹏嘿嘿一笑,然后开始说了起来:

    “同为大王麾下,药师兄就喊我段鹏就行,他们都是这般直呼其名。

    这个讨厌之人啊说来话长,我长话短说。

    淮南王不是送了大王两位南越舞姬,人很不错,大王也喜欢,留在身边伺候着。

    此二人出身白族,但是自幼被家中卖了,辗转来到了巴州的南平僚训练。

    前段日子大王会见各国使者,没想到这南平僚还敢威胁这火娘子和焰娘子。

    大王心里不太舒服,后来询问过后得知二人对家中之人没啥感情,毕竟从小被卖嘛。

    所以大王此次南下准备扫一扫这边的蛮族,重点就是这个南平僚。”

    两人都是恍然大悟,李孝恭一拍案桌大声喊道:

    “敢威胁我大唐之人,是该灭了他们。”

    李靖却在思索着南平僚的信息,想了想说道:

    “南平僚实力不算强,蛮兵也就两万左右,但是在南蛮境内地位崇高,周边蛮族比较信服。”

    李孝恭眼睛一瞪,大声质问道:

    “那你的意思是这就不打了”

    李靖哑然失笑,摆摆手说道:

    “打那肯定是要打的,而且还得尽力收拾他们,但是怎么打才能不激起南蛮的敌对,这是个问题,要好好谋划一番。”

    李孝恭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在他看来,这些蛮族沙光了才好呢,一天天的不安分,尽给大唐找事。

    但是呢,他奉行的手段还是以安抚拉拢为主,这几次刷蛮兵都是这样。

    没办法,大唐现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没人啊

    “对了,段鹏,晋王爷这次南下有没有带兵马,我可是对药师兄说的白虎军期望已久啊

    还有这蛮兵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那北边的金州蛮”

    听到李孝恭问这个,李靖也有点好奇,段鹏点点头:

    “带了,不过没带骑兵,全都是步兵,两个陌刀统军府,再加上两千的帐内府和亲事府。

    他们在王伏宝和单雄信的带领下去了襄州,随后陆续会转移到峡州尽内。

    我们随后从峡中东下之后就能和他们汇合,如果敌方有阻拦还可以东西夹击。

    此次动用的兵马,我家大王说巴蜀一万水军和万的蛮兵敲敲边鼓就够了。”

    李孝恭听到这话不停的砸吧嘴,心里有些感叹真是艺高人胆大啊

    萧铣的实力可一点都不弱,四十万大军,这可不是一个虚数,而是实打实的四十万。

    就算是萧铣把他们都遣散了,但是留在身边的五六万呢,半月能调到前线的也有七八万,小十万呢。

    这可都是精锐大军,比不上大唐北边的兵马,但是也不弱了。

    用一万八的兵马打萧铣,在他看来这是真有本事。

    至于蛮兵,在他的心目中就是跟在后面打扫战场,顺风仗的时候在山林之中追追敌军。

    而李靖在一旁却是不由自主的点点头,他已经猜出了王运的心思,铁定是要出其不意,兵贵神速了。

    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想法。

    萧铣兵马众多,物产也丰富,不缺粮草,不可能和他拖下去。

    要想不出问题的轻松拿下萧铣,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出其不意的进攻,随后势如破竹,直捣黄龙,一举定乾坤。

    而要想这样做,那兵马就贵在精而不在多。

    在他的想法里兵马最多不要超过两万,因为兵马一旦多了,调动起来麻烦,准备起来麻烦。

    而这样一来时间会拖慢,这就增大了敌人发现的可能性。

    一万精锐水军,八千白虎军在他看来简直完美,战力强大,速度也不快。

    有这么强大的兵马在麾下,还有王伏宝、单雄信这等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猛将,再加上他的谋略

    总结下来就一句话,萧铣死定了。

    至于蛮兵在李靖的心中和李孝恭的想法一样,打扫战场,清扫山中的敌人。

    不是李靖看不起他们,而是他们真的弱。

    在李靖看来,乱战冲杀的时候战斗力还行,喂饱了那是真的猛。

    但是如果一万精猛的蛮兵,五千普通的大唐士卒,他绝对选后者。

    而且带领后者对敌前者,他能轻松打败,并且把伤亡控制在一千以内。

    而造成此结局的就是一点,纪律。

    蛮兵太乱了,没有纪律,从上到下都没有脑子,打仗全凭借着一腔血勇,这不符合他的用兵理念,不堪一用。

    所以他用兵不到真无人可用,他不会用蛮兵,就算是要用,他还得练练再用。

    而且这次他觉得一定不能把蛮兵和大军放到一起。

    兵者,匪也,兵匪兵匪,这乱世之中的兵与匪没啥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点战场上的纪律。

    而打起仗来,白虎军他一点也不担心,但是这一万水军被蛮兵一带动,那绝对是要出大事。

    所以说李靖在练兵这方面很佩服王运,白虎军这支兵马在他看来就是千古无一的兵马。

    他可以确信他练不出这样一支兵马,就算是给他同样的资源,他也练不出来。

    他觉得自己做不到让这些兵马誓死追随自己。

    在他的心中王运就是一位霍去病那样的人物,不管是自己人还是异族,都为他所折服。

    这一点他觉得自己是永远做不到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兵马是工具,在王运的心中兵马是兄弟。

    他也会研究器械,研究军医,也想要给麾下将士最好的东西。

    但是他不会为了保住一位将士,而花费那么大的代价研究这些东西。

    在他看来大唐兵马已是天下绝强,就跟那句话一样,够用就行。

    所以在他的心目中,他走的还是老路,而王运是位开拓者。

    而且他现如今认为王运走的这种路才是康庄大道,因为打仗嘛,就是付出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

    钱财花就行了,将士们的性命才最重要,而且打仗不仅要赢,还得赚,把花的钱全都赚回来。

    虽然听着利益了一些,但是仗不就打的是个利益嘛,要名声那就做学问去。

    他也不是没有过是不是王运培养兵马付出的代价太大,所以才这么珍惜他们。

    但是他一个万万人之上,却亲自帮百姓们挑粪种粮食怎么解释

    他虽然自觉打仗本事不弱王运,但其他方面他觉得差得远。

    他现如今正在往这边靠拢,虽然他觉得自己这方面永远比不上王运,但是他会追赶。

    把世人当工具,高高在上的那是神,相比神,他还是想当王运这样的人,圣人,人间之人。

    他觉得能认识王运并被王运赏识,是他这一生最大的幸事。

    其实还要再说句实话,他觉得要不是王运和李渊这关系和感情,以及不贪权和单纯为人的作风,就凭这做派,早死透了。

    因为天下只能有一个大权在握的圣人,不允许出现第二个。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人在大唐,开局无双》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人在大唐,开局无双》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人在大唐,开局无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人在大唐,开局无双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