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65章 祖大寿的倒霉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65章 祖大寿的倒霉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崇祯14年3月初,辽东锦州

    祖大寿独自一个人在总兵府里叹气:去年到今年,锦州断断续续被攻打了好几次,这次已经彻底被围了。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祖大寿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祖大寿

    他心里感叹这么多年了,坏日子与坏消息总是不断到来。

    目前唯一好一点的消息是粮食还有很多,差不多可以维持几个月;

    同时,官兵们都是自己的手下,都能指挥到位。

    但锦州已经变成了一座孤城,锦州与外面的消息被完全隔断了。

    幸亏在夜不收多次侦探,发现大量建虏人马,并得知建虏开始挖壕沟后,自己马上派出好几波人马往外面送消息。

    否则,这消息现在还真送不出去

    这次,建虏好像来真的,他们竟然在锦州城外开挖壕沟了,并在周围布置了不少人马。

    如果没有外部的支援,锦州城里的人马根本不可能突围出去。

    其实,按照正常情况,如果建虏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那么锦州城估计也支撑不了多久就得破城;

    但建虏就这么耗着,不进攻却挖壕沟,围困锦州。

    以祖大寿这约40年的军中生涯和这二十几年与建虏的独自作战经验来看:这建虏对锦州围而不攻,明显是一场阴谋,典型的围点打援。

    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次,但却每一次都让建虏得逞。

    祖大寿是满脸的寂寞和苦涩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祖承训,父亲当年跟随当时的辽东总兵官、宁远伯李成梁东征西伐;

    因抵御蒙古骑兵作战有功,不断得到提拔,父亲出任辽东副总兵。

    那时候的祖家是多么的扬眉吐气啊

    不断打胜仗,不断升职,不断的荣耀

    父亲就是自己儿时的榜样;

    在那期间,自己还跟随父亲征战朝鲜,那时自己也才30岁左右;

    多么的豪情万丈,多么的一往无前啊

    这二十年来,大明与建虏的战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糜烂,自己却就是这糜烂战争中的倒霉蛋。

    表面上看,自己的家族日益荣耀,祖氏满门都获封官职。

    自己兄弟辈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是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的各级军官。

    但实质上,自家人更知自家事:辽东战事让自己苦不堪言,这不断失败的战事让自己和家族放在火山口上。

    建虏的骚扰和入侵、朝廷内部的指责和防范、朝廷经常性的欠饷、军饷被上级部门克扣导致自己家族内部纷争不断。

    作为一个总兵,除招募的士兵外,私家兵还有上千人,要养活这么一支近2万人的队伍,一年再怎么说也要40万银两;

    自己还要向兵部、东厂、总督、巡抚那边送点好处费。

    可在朝廷官员看来,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总有问题。

    甚至还说祖家打仗不够勇猛,可能与建虏有染。

    养活这么多官兵,没有银子和粮食,怎么能安抚人心

    朝廷的官员真是一点不知道他的苦。

    自崇祯皇帝继位以来,自己更是在倒霉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崇祯2年,黄台吉绕过长城,自己跟随袁崇焕驰援京城,到京郊差点就跟随袁崇焕一起下大狱,要不是自己溜得快,下场可能跟袁崇焕一样。

    尽管后来有收复滦州、永平、遵化、迁安之功,重新回到锦州前线防守;

    但自己从此再也不敢轻易离开军营,生怕被东厂番子暗中抓捕。

    崇祯四年,自己奉孙承宗之命修复大凌河城;

    但没想到就发生大凌河城被围了三个月,城内的粮食吃完了就杀马吃,马吃没了,就杀人相食的事件。

    没有办法,自己假装投降,先行派遣自己的亲儿子祖可法、侄子祖泽润、副将刘天禄、张存仁等四人随来劝降的建虏将领石廷柱一同到了建虏大营;

    自己最终于这一年十月第一次作为大明的叛将投降了建虏。

    在取得皇太极的信任后,自己趁机逃回了锦州,幸好朝廷并没有怪责,但自己和祖家的名声彻底坏了,自己的儿子也留在了建虏那里。真是耻辱啊

    接下来就是与建虏一轮又一轮的小败仗,然后就一次又一次被黄台吉劝降,直到这次锦州又被围困;

    如今该怎么办呢

    投降建虏肯定是不可能。

    其一,自己祖辈下来享受大明的优待和荫庇,怎么可能做这苟且之事呢

    其二、建虏以区区几十万人口,巴掌大的苦寒之地、落后的文化怎么值得自己去投降

    其三、按照各处得到的消息,投降的汉人将领如耿精忠之流,也是低满人一等,缺银子缺军粮,建虏的日子更不好过。

    可现在如何才是好呢发往兵部和蓟辽总督洪承畴的消息应该收到了。

    突围可能性很小

    即使突围出去,自己的兵活着突围出去的能有多少

    到时候自己岂不是就一光杆司令了。

    再重新配置队伍,又得要多少银两和多少时间,以后这辽东还有他这一号人吗

    投降是更不可能。

    现在,他只希望朝廷的援军早日到来,或者耗死建虏。

    幸好他祖家的根基全部在宁远,否则这次突围不出去,岂不是要被建虏一锅端。

    崇祯14年3月初,宁远城

    吴三桂坐在主座上,焦躁不安他已经得知清军围困锦州的消息了

    这舅舅可是自己的大恩人啊

    早年,自己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的教诲和影响下,既学文,又学武,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

    正是由于舅舅不断给予机会和推荐,自己才一步步高升到今天的位置。

    崇祯十二年1639年七月,蓟辽总督洪承畴委任他署总兵职衔,管辽东总兵事务。

    十月,经过崇祯皇帝圣旨批准,吴三桂正式获授总兵,团练辽东宁远中左、中右、前屯、中后兵马事务。

    从此,他也算是大明诸多武将中的一号人物。

    副将说道:“总兵大人,这锦州被围,属下也心情低落,但我们还是要听朝廷和蓟辽总督的调令”

    吴三桂没有说话。他心里很清楚,这次他有麻烦

    首先,祖大寿是他舅舅,也是他的恩人,祖大寿被建虏俘虏或杀害,都对他有影响;

    其次,锦州在宁远的前线,如果锦州失守,那么宁远就成为了抵抗建虏的第一线,危险大幅上升;

    最后,吴三桂如果见死不救,他很难在祖氏家族立足。

    如今,只有派出夜不收,先等待时间,伺机而行

    作者题外话:人性是复杂的,祖大寿这个人很难评价

    很多人看他最后投降了满清,就觉得他很差、很菜

    事实上,如果把明末历史好好看,就会发现他很无奈、很倒霉;

    同时,他做得也并不差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