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 > 第468章 一篇《蒿里行》,震惊兖州士族…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468章 一篇《蒿里行》,震惊兖州士族…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刘郡守竟然真的准备赋诗了”

    “据说他流浪了大半辈子,能做出什么诗文”

    “不过是敷衍了事而已,咱们别当真。”

    “刘岱此人心胸狭隘,故意挑刺,不能与之为伍。”

    “唉刘郡守怎么能上当呢”

    “罢了,就这样吧。”

    “”

    众兖州士族听到刘铄准备赋诗,纷纷唏嘘起来,大家对于他的履历实在是太清楚,一个浪迹天下半生的人,怎么可能赋出诗文。

    其实,绝大多数兖州士族也没有介意刘铄不赋诗,若不是刘岱故意挑唆,以及某些人暗中附和,事情根本不会发展到这种程度。

    显然

    这是刘岱故意在找茬,想要以此刷存在感的同时,顺便踩刘铄一脚,好让他在兖州士族面前丢人,为自己接下来的行动做好铺垫。

    如此显而易见的挖坑行为,连他们都能分辨得出来,何况是刘铄本人,真不明白刘铄怎么会轻易上当。

    万众瞩目之下,刘铄缓缓站起身来,朝着众人揖了一揖,最终转向蔡邕、荀爽、郑玄等鸿儒学者,揖了一揖:

    “一首蒿里行,献给诸位。”

    蒿里行。

    乃是汉乐府日题,隶属于相和歌相和曲。

    此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而刘铄却以其为名赋诗,明显带着一股悲凉之意。

    可讨董之战虽然不能称得上是大获全胜,但也接连战败董卓数名大将,甚至连雒阳都被成功拿下,严格意义上,也能称得上胜利。

    这怎么

    会以蒿里行为名赋诗

    深谙其道的郑玄、蔡邕,甚至是兖州士族,在这一刻纷纷安静下来,甚至连准备看刘铄出丑的刘岱,也在这一刻变得谨慎起来。

    单从这一点,他便可以推测出,刘铄一定读过书,而且学识应该比自己想象中要好些,否则,他是不可能想到蒿里行的。

    刘岱细眉微蹙,眸光闪烁着淡淡的疑虑,面皮上的肌肉不受控制般地抽动了两下,显然是被刘铄此举震惊到了。

    万众瞩目之下,刘铄长舒口气,表面上像是在酝酿情绪,但实际上,却是在努力回忆适才在脑海: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雒阳。”

    汉乐府的诗文便是这样,往往单刀直入,一下子点名主题,这与赋是截然不同的。

    兖州士族虽然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讨董之战,但讨董之战的影响力,却令他们对此颇感兴趣,因此一下子便被刘铄吸引,聚精会神,洗耳恭听。

    而单凭前两句,即便是对刘铄赋诗不报任何希望的郑玄、蔡邕等人,也一下子被镇住了,他们印象,但显然是错误的。

    于是乎,兖州士族及郑玄、蔡邕、荀爽等人,竟在刹那间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在刘铄的身上,不发一言。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纠集三干骑,夤夜追董贼。”

    “荥阳破徐荣,榆林败破贼。”

    “妙计赚雒阳,无私献玉玺。”

    虽然只是极其简单的四句,但却将刘铄引兵追杀董卓的行为,高度概括,最终来落在了传国玉玺之上,刻意地引起满座士族注意。

    也正是因为这一句,此前被人忽略的某个细节,也才终于被人记起,众兖州士族的目光,如同冰针一般,齐刷刷聚焦在了刘岱的身上:

    “我几乎要忘记了,当初刘郡守得到了传国玉玺,可是将其献给了刘岱。”

    “是啊,但谁能想到,东郡当初在遭难需要粮草之时,刘岱竟然袖手旁观。”

    “可恶呐这与坐视刘郡守自生自灭,又有何区别”

    “当初刘郡守与刘岱撕破脸皮,的确是英明之举。”

    “好个刘岱,还真有脸来这里丢人现眼。”

    “刘岱当真是心胸狭隘”

    “”

    此刻的刘岱如坐针毡,如芒刺被,如鲠在喉,难受的他头皮发麻,口干舌燥,竟有种被人架在火炉上炙烤的感觉。

    尤其,当他扭头瞥向刘铄,却见刘铄那双包含着怒火的眸子,正落在自己的身上,那种炙烤的感觉竟有高了三分。

    蔡邕捏着颌下一缕胡须,眸中的不屑毫不遮掩地打在刘岱身上,轻声道:“若是当初你能帮助子明半分,也不至于有今日这地步。”

    边让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内心同样在吐槽:“当初若不是子明的兵马及时赶到,你连小命都难保,如今倒好,恩将仇报,简直妄为人也。”

    郑玄虽然身在北海,但也对讨董之战,颇有耳闻,尤其是在刘铄拿下雒阳,象征着皇权神授的玉玺忽然现世的事情,更是如雷贯耳。

    现在想想

    或许,传国玉玺的神秘现世,当真是冥冥之中的定数,否则这东西落在了刘岱的手中,怎么可能不助其成势,反而令他愈来愈忒。

    答案很简单

    传国玉玺绝非寻常人可以执掌,非得是大气运之人不可得,即便它落在别人手里,最终也会以各种方式,回到它真正的主人手中。

    刘铄

    果然非比寻常。

    此刻,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打量刘铄的郑玄,下意识颔首点头,开始潜移默化地接受一些,在刘铄身上发生的,令他难以相信的事实。

    下一个瞬间。

    正当刘铄高亢的声音落寞,伴随着一阵长久的沉默,刘铄缓缓垂下脑袋,沉重的呼吸彷佛令大殿的空气都凝滞,气氛竟在刹那转入悲戚中,给人以莫名的悲凉感。

    足足沉寂了良久,刘铄方才抬起头来,但那双眸子里却闪烁着晶莹的泪光,眉峰中激荡出丝丝凄凉,甚至说话的齿缝间,亦有悲戚婉转: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干里无鸡鸣。”

    话音刚落,一副描绘着因长期难以卸甲,导致将士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百姓也因战乱而亡,尸骨曝露于野,无人收埋,干里之间没有人烟,更无鸡鸣的画卷,跃然脑海。

    凄凉

    令人心寒

    刘铄的诗文虽然极其简单,但却为众士族描绘出了一副战乱中的凄凉悲惨的画卷,令满座的士族鸿儒,在这一刹那肝肠痛断。

    原本对刘铄没什么期待的蔡邕,在这一刻瞪大了双眼,他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前面两句,显得差强人意,但这两句的升华,顿时令全文达到了某种高度。

    “啧啧”

    蔡邕神色木然地顿了顿:“真没想到,子明这两句的立意竟如此高远,我等只是关注了战役的获胜,却忽略了百姓的艰难。”

    “是啊。”

    即便是边让本人,也不由地点头称赞:“讨董毕竟是子明的亲身经历,由此反应出来的现实更加真切,感情更为强烈。”

    “怪不得,他宁肯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接收数十万黑山军乡民,或许在他的眼里,这些人同样是战乱的受害者,而非是敌人。”

    郑玄捏着颌下一缕胡须,心中暗道:“好一句白骨露于野,干里无鸡鸣,单凭这一句便可令此前所作的诗文,尽失颜色。”

    “不错”

    郑玄不住点头,眸中流露出欣赏之色。

    原本以为,刘铄是不谙诗文创作,但不曾想,随便拎出来一首诗,便将今日儒林大会,碾压得一钱不值。

    然而

    刘铄的诗文却还没有读完,仿佛情到深处,依日酝酿着悲怆的情绪,他挥袖拭去眼角的泪水,轻声抽泣片刻,再次发声: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