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21章 返京,风波又起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121章 返京,风波又起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牦牛是上午送去明军阵营的,李青是下午来瓦剌大营的,双方就贸易事宜进行简单商讨后,定下了调子。

    瓦剌出口商品大致分为四大类:人参、皮货、药材、牲畜。

    其中,牲畜主要包括三大样,牦牛、骆驼、战马。

    牦牛、骆驼,可以为大明开荒、百姓迁徙带来便利,战马则是可以提高明军骑兵发展,李青还特别加了备注:牲畜不得低于贸易总额两成。

    太多了瓦剌吃不消,太少大明就吃亏了,这个数额刚好是瓦剌能够承受的极限。

    脱欢没得选,只能同意。

    与瓦剌签订完贸易协议后,李青又单独给阿失贴木儿签订了一份,虽然眼下的兀良哈几乎名存实亡,但态度还是要有的,而且还能给瓦剌敲响警钟:不要打兀良哈主意。

    草原上多一股势力,于大明而言,有利无害。

    势力越多,矛盾也就越多,草原内部不稳定,才是李青想看到的。

    阿失贴木儿感激涕零,前日还是阶下囚的他,摇身一变,又成了部落首领,虽然几乎不入流,但大明承认他的地位啊

    这可是一道护身符,至少瓦剌就不敢再打他主意。

    协议签完,脱欢忍不住问,“永青侯,关于火器”

    “这个啊”李青笑道,“这就得看你们表现了,不过皇上回去后,会再加大火器生产,火器能否加入贸易行列,不在大明,而在你们。”

    空头支票可以随便开,但签订文件就不成了。

    脱欢有些失望,不过大明的茶叶、铁锅、丝绸、盐巴等物,都是他们迫切需要的,有了这些东西,他们才能快速发展。

    又是一番场面话后,双方约定好贸易时间,入冬后进行第一批贸易。

    李青本来还想吃也先的席,但草原上的习俗和中原不一样,死人不办酒席,只能悻悻而归。

    两日后,明军班师。

    这一战歼敌共计近两万,共计收获五千只羊,两千五百头骆驼,八千七百头牦牛,战果斐然。

    不过,草原上的平衡格局被打破,这令李青忧心忡忡。

    鞑靼所表现出来的计谋,让李青都有些毛骨悚然。

    事实上,他对瓦剌能不能扛住鞑靼,并没有太大把握。

    一路上,朱棣也没什么兴致,显然和李青想到一块儿去了。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空湛蓝,万里无云,美不胜收。

    朱棣年岁大了,一路乘坐龙辇,不惧风吹日晒,但其他人就没这个待遇了。

    于谦这一趟下来,黑瘦黑瘦的,本就不胖的他,跟个竹竿似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少了些书卷气,整个人精炼不少。

    这一趟随军出征,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亦或见识,都成长了许多。

    吃了些苦,却也成熟稳重了。

    李青一脸欣然,驱马来到他跟前,递出酒袋,“喝两口解解乏。”

    于谦道了声谢,接过灌了两大口,神情满足,“这一路多亏尚书大人照拂,回去后下官请回来。”

    李青接过酒袋,咧嘴一笑,“好啊”

    于谦也笑了。

    战马不疾不徐地前行,随着马儿动作,人也一上一下地轻微颠簸着,尽管已经习惯,但于谦还是浑身酸软。

    歪头看了眼李青,于谦发现他好似没有任何不适、疲倦,似乎行军这种小事,根本影响不到他。

    整个人稳如泰山,甚至连身体连轻微的颠簸都没有。

    “怎么了”

    “没、没什么。”于谦摇头,接着,又忍不住好奇,“李尚书,你真迈入花甲之年了吗”

    “啊,不像吗”

    你整日戴着面具,我哪看得出来于谦挠了挠头,“瞧着李尚书这身子骨比年轻人还要好呢。”

    李青微微一笑,“本官自幼习武,身子骨向来强健。”

    于谦点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李尚书,回去后下官还继续先前的职务”

    “嗯。”李青伸了伸懒腰,“先继续监督南民北迁事宜,待到冬季时,你负责监察茶马贸易。”

    于谦有些迟疑,最终拱手称是。

    “你不喜欢”李青问。

    “不,不是。”于谦略作犹豫,开口询问:“李尚书似乎有意培养下官,且还是往关内外局势方面培养,下官冒昧,敢问尚书何以如此”

    “你是兵部的人,这不是很正常吗”李青笑道,“亦或说,你怕苦”

    “当然不是。”于谦神情肃穆,“入仕为官,为国尽忠,为民效力,实乃本职,何来辛苦之说,只是”

    他疑惑道:“下官只是新科进士,既非头甲,又无出众能力,为何李尚书如此优待下官”

    李青沉吟少顷,笑道:“怎么,你对自己没有信心”

    “也不是,就是”于谦深吸一口气,“还望李尚书能为下官解惑。”

    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了。

    “关于这个我之前已经解释过了,之所以培养你,是因为你刚入仕,心存正义,没有被官场的乌烟瘴气污染,也非江南世家大族出身。”李青淡淡道,

    “与其纠结这个,不如好好提升自己能力,为国效忠,为民效力,也不枉本官对你的培养,莫要本末倒置。”

    于谦嘴唇蠕动几下,重重点头。

    李青笑眯眯道,“这才对嘛。”

    说着,吨吨吨又是一通狂饮,看得于谦馋瘾又犯了。

    “给你。”李青十分大方。

    于谦接过,结果只剩小半口。

    七月下旬,返回京师。

    李青没有再关心犒赏将士,抚恤事宜,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假。

    朱棣骂骂咧咧,不过还是批了他五天。

    李青这一趟出门的时间并不长,不过百天而已,三女变化不大,但终究是到了年纪,苍老之相加重了少许。

    她们亲自下厨,做了丰盛饭菜,如以往那般,双手架在餐桌上,拖着下巴看着他,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李青一边吃着可口饭菜,一边回应着她们

    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一顿饭从傍晚吃到天色大黑。

    晚上,李青挨个给她们渡了真气,滋养身体的同时,也给她们消除了潜在病症。

    五日一晃而过,在家躺尸数日的李青终于上朝了。

    不料,上朝第一日,就遇到了大事发生。

    江浙、福建同时来报:沿海闹起了贼寇,且规模不小,多达数千,沿岸百姓深受其害。

    朱棣闻言大怒,当即就要发兵平乱。

    结果,先是内阁金幼孜、杨荣阻挠,接着,多数南方官员出班劝阻,最后连一向和稀泥的吏部蹇义都说话了。

    理由出奇的一致:都是大明的子民,安抚教化便是了,没必要对子民动刀枪

    有问题李青眼睛眯了眯,瞬间想到了之前的唐赛儿起义。

    李青都觉得有问题,更何况是多疑的朱棣。

    朱棣当即召来出征前留的后手东厂提督小林子,询问详情。

    看到东厂提督进殿,刚才还叫嚣的文官立即哑火了,神情震惊且惶恐。

    他们没想到,东厂的手竟然伸得这么长,连江南都开始插手了。

    朱棣将这些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冷哼一声,问道:“小林子,江浙、福建的贼寇到底怎么回事”

    “启禀皇上,事实上并没有贼寇。”小林子恭敬道,“所谓贼寇作乱,都是民间富绅走私货物出海,闹出的乱子。”

    李青并未露出太多意外之色,海上贸易这么大的利益,江南富绅不可能弃之不顾,数倍甚至十数倍的利润,足以让人藐视一切律法。

    包括天子龙威

    “仔细说说。”朱棣眸光幽冷,“这些贼寇都是些什么人”

    小林子有些为难,东厂建立的时间不长,还未完全成长起来,他并没有查到实质性的东西。

    “据传,这些贼寇都是富绅豢养的江湖悍匪,或收买,或合作,甚至”

    “但说无妨。”

    小林子小声道,“据闻,甚至有汉人假扮倭寇,直接在沿海地方实施劫掠,然后把抢来的东西销往海外。”

    “公公,说话可要讲证据。”吏部侍郎阴阳怪气道,“据传,据闻这样的事儿,不经查实,竟敢直接上达天听”

    “现在查也不晚。”朱棣冷冷地看了侍郎一眼,淡淡道,“小林子,即可派番役去查,你亲自带队。”

    “奴婢遵旨。”

    “皇上,臣有本奏。”金幼孜出班,“汉人假扮倭寇的话,出自林公公之口,不能让他去查,以免他为证实己言扭曲事实。”

    “臣附议。”翰林学士紧跟着出班,“林公公需避嫌,不若让监察御史去查。”

    朱棣嘴角泛起一抹玩味,“朕若非让他去查呢”

    “皇上若执意这么做,那结果必定难以服众。”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出班道。

    “呵呵,”朱棣冷笑连连,“要服众是吧

    成

    大理寺一个,都察院一个,翰林院一个,锦衣卫一个,你们来监督可还行”

    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无言,只得拱手道,“皇上圣明”

    “皇上,既如此,何不让六部也加入其中”蹇义出班,“如此以来,才更能服众。”

    这老小子,还他娘想着和稀泥,亦或说,他也牵连其中朱棣眸光愈发冰冷。

    正欲开口发火,李青出班道,“如要六部出人,臣推荐兵部都给事中,于谦配合监督。”

    “你兵部出人,那我们吏部也要出人。”吏部侍郎出班,“皇上,臣举荐”

    “来人”朱棣一声喝,打断了他接下来的话。

    群臣见皇上满脸震怒,心中惴惴不安。

    少顷,站殿将军进入大殿,“请皇上吩咐。”

    朱棣面无表情,“将蹇义押入大牢。”

    擒贼擒王,朱棣现在看谁都是贼,干脆直接把最有分量的吏部尚书拿了。

    果然,这一招很有效果,群臣一下就老实了。

    吏部侍郎也不吭气了,老老实实地回了班,整个大殿寂静无声。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更新,第121章 返京,风波又起免费阅读。: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朕,都是为了大汉!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大明王朝1627 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春秋大领主 大秦之帝国再起 回到明朝当太子 清明上河图 调教大明 大明1617 大魏王侯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