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逐鹿大明:家父孙传庭 > 第二十二章 壬午之役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二十二章 壬午之役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孙传庭放下茶杯,抬头望向孙世瑞,满腹狐疑:“闯逆提前与鞑虏遭遇”

    意识到自己在老爹面前失言,连忙岔开话题。

    “孩儿是说,建奴今年若再入关,必定劫掠山东。”

    孙传庭再次打量孙世瑞一番,自从他自诏狱脱身,便觉孙世瑞与以往不同,究竟哪里不同,他也说不清楚。

    “北兵猖獗自己巳之变起,每年冬春之季,肆意破关,长驱直入,记得袁公督师蓟辽时,明军尚可与鞑虏一战,而今敌焰燎原,将官风声鹤唳望风而逃而逃者,比比皆是。”

    孙传庭打量孙世瑞一番,长叹道:“北兵发难二十余年,竟从辽东蔓延齐燕,如今已到江淮,而封疆之臣无一人为皇帝做实事,相互延靠,一味欺蒙,以致决裂至于今日”注释1

    孙世瑞很清楚,崇祯十五年前后的满清,早已不再是那个割据建州卫的小小部落政权,而是满洲朝鲜蒙古新满洲的超级军事联盟。

    无论是从人口数量还是所辖土地面积来看,这个时期的满清,都不再是所谓的“十几万人一隅之地”,而是一个人口百万,实力比肩辽金的成熟政权。

    加之有皇太极这个变态级大boss,实际上,崇祯十七年八旗入关前,明清双方军事实力对比,要比宋辽、宋金之间差距更为悬殊。

    毕竟,清国胜过辽金,而我大明,却实实在在不如南宋南宋好歹还撑了一百多年,煤山大帝却根本不具备完颜构的政治能力,而南明也无一人堪比岳飞。

    所以,孙传庭才会称呼建奴为北兵,这应该是当时大明士大夫阶层对满清实力的认可。

    孙世瑞不敢自比岳飞,更没有挽天倾的高尚情操,不过然而既然穿越过来了,如果直接躺平,和皇太极这样的人杰较量较量,到底意难平

    “爹,流贼现在开封,而豫西、山陕,仍为大明所有,因此只要我军野战不败,流贼断不能往西,山东兖州府距离开封不过四百余里,若能全力驱使李自成往东,今年冬天,李自成必不能与建奴相遇。”

    孙传庭抚须微笑:“你能推断鞑虏隆冬时节出兵,也算略知兵事。”

    孙世瑞呵呵一笑,按照原本历史轨迹,今年也就是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冬,清军将进行第五次入关劫掠,史称“壬午之役”。

    这是明崇祯年间清兵进军关内五次中的最后一次,下一次入关,就是多尔衮带着吴三桂,取道山海关,来“替崇祯老弟报仇了”。

    穿越者不知道的是,清兵所以选择每年冬春时日出兵,主要目的在劫掠漕运粮米。注释2

    这次入关劫掠的清军统帅为多罗饶余贝勒、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阿巴泰出师之前,皇太极曾谕令他:尔等一入明境,遇老弱闲散之人,毋任意妄杀;不应作俘之人,毋夺其衣服,毋离人妻子,毋焚毁财物,毋暴殄粮谷注释3

    事实证明,皇太极的谕令,饶余贝勒一句也没听进去。清军第五次入关劫掠更为残酷,一直抢到了海州,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为。

    以漕运重镇临清为例,被清兵劫掠后,临清“存者未足一分,其官衙民舍,尽皆焚毁,至今余烬未灭,两河并街路,死骸如山若岭,岂能穷数,城垛尽皆折毁。”注释4

    孙世瑞之所以拿这说事儿,是因为据多方史料记载,崇祯十六年也就是明年,正月初二清兵一部蒙古八旗攻入海州连云港,随即遭到袁时中所率的“小袁营”的围攻,双方在海州进行过一场小规模激烈战斗。注释5

    孙世瑞分析,此时的李闯大军活动区域与清军入关劫掠路线,有一部分是重合的,至少两边不会相距甚远。

    历史上因为各种原因,崇祯十五年十一月至次年六月,这段时间内,李自成最终还是未能与阿巴泰见上一面,顺军三堵墙精锐也未能与决高低。而且,皇太极还写了封亲笔信,让阿巴泰带给李自成。注释6

    结果饶余贝勒大概是忙着抢东西,也没注意到农民军的存在。

    不得不说,对双方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现在,孙世瑞准备帮他们弥补这个遗憾。

    孙传庭到底是十三岁就考中秀才的神童,和张居正有的一比,听说流贼与鞑虏或能交手,稍稍分析一下,抬头盯着孙世瑞的眼。

    “为父从不信鬼神之说,即便有,始皇帝说,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孙世瑞解释道:“孩儿只是预想,预想而已。”

    以秦军当下实力,能增援开封已是极限,驱赶李自成大军到豫东齐鲁,显然是痴人说梦。

    “驱虎吞狼,不啻妙手,只是力有不逮,此事从长计议吧。”

    孙传庭沉默良久,临末长叹一声:“瑞儿,你先出去吧。”

    “父亲”孙世瑞站在原地。

    崇祯十一年建奴自墙子岭、青山口入关,蓟辽总督吴阿衡战死,总兵鲁宗文败亡,孙传庭与洪承畴奉调援助京师,与建奴有过交手,互有胜负。

    “你以为建奴战力如何较之李闯相差多少”

    孙传庭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孙世瑞见状,连忙道:“爹,孩儿只是随口一提”

    孙传庭欲言又止,目光凝视案牍,思绪回到了四年前。

    “时过境迁,如今的大明朝,已不是崇祯十一年的大明朝了,哎”

    那是建奴第四次入关劫掠,吴阿衡、卢象升悉数战死,建奴攻克济南,生擒德王朱由枢等众多宗室,并押回辽东斩首。

    清兵忽分忽合,纵兵并进,驰骋于旷野平川,明军根本无力阻止,与清军交战五十七阵,竟无一胜绩,财产人口损失无算。

    当然,清军这次入关,造成最大的影响,还不止这些。

    “当年杨各部“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初见成效,流贼举步维艰。”

    孙传庭这时候提起杨嗣昌,竟然没有像往日那样诋毁。

    “为父与洪承畴联手,在南原,将李自成数万大军,打得仅剩一十。”

    虽然这段话,孙传庭在自己面前至少说过十遍,孙世瑞细细一想,还是不由扼腕叹息。

    “爹,你当年要是多拖延一会儿就好了,或者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孙传庭冷冷一笑:“若是那样,为父便是第二个袁崇焕了。”

    总之,在流贼即将彻底消灭时,崇祯下诏调天下各路兵勤王,孙、洪两人亦在其中。

    尽管孙传庭上疏:“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

    奈何崇祯根本不听。

    洪承畴被任命为蓟辽总督,主持防务。

    孙传庭虽被升为兵部右待郎兼右佥都御史,但由于与杨嗣昌、高起潜等人矛盾重重,无法真正得到重用。

    孙传庭因此心情大恶,最终耳聋。

    接下来的事情,孙世瑞再熟悉不过了。

    崇祯十一年这次清军入关,从某种程度上成为孙传庭的心理阴影,但不是说孙督师也像其他总兵总督那样,畏惧建奴如虎,只是通过这次勤王,让他看清了崇祯暴君刻薄寡恩的真实面目,但凡出现任何消极怠工,不管什么原因,都是不被皇帝允许,而且要受到严厉制裁。

    这也是后来孙传庭为什么宁死也要出关的根本原因。

    孙世瑞也不想在老爹伤口上撒盐。

    “我听老卒说,当年父亲您在太平寨,杀了不少鞑子。”

    孙传庭摆手道:“记不太清了。”

    卢象升战死后,孙传庭奉命率标兵一千五百人赶赴河北阻截入塞抢掠的清军,路上陆续接管了部分溃兵。

    明史中孙传庭此次勤王描写的非常粗糙,部分一些明清文人笔记野史则称孙传庭躲避战斗。

    而据明清双方档案资料,孙传庭此次作战的主要数据如下:

    孙传庭报告在太平寨与清军交战三次,获清军首级九十二颗。夺取马骡364匹、白银2000两。夺回难民至少两千人。明军至少阵亡一百一十九人。

    满清方面没有太平寨战斗的全面损失记录。仅知三个阵亡将领的名单:参领扈敏、佐领乌纳海、佐领巴海。都是中级以上的真满洲指挥官。三人均在太平寨被明军杀死。

    比对双方资料,显然是明军一次较大规模野战取胜。孙传庭与清军作战,已知上报斩获首级总数为二百一十八颗。

    孙世瑞知道,想要消灭满洲朝鲜蒙古新满洲这样的怪物,指望一两场胜利是不可能完成的。

    崇祯十五年,是李自成势力迅速上升的一年,吞并罗汝才,吞并袁时中,如果在这时,李自成与阿巴泰迎面撞上,双方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即便闯军初战失败,对李自成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他不会再莫名其妙死在九宫山了。

    而对孙世瑞来说,也不是坏事,至少有了喘息之际。

    可是,壬午之役能否像历史上那样准时发生;

    左良玉能否挡住李自成南下兵锋;

    最重要的是,孙传庭能否在短期内练出一支逼退李闯的大军。

    各种因素都在不断变化,机会又是稍纵即逝。

    孙世瑞陷入了沉默。

    注:

    1、孙传庭集密奏疏卷五三三三

    2、“奴之所为,不以秋举而以穷冬入者,岂不草枯马饥,切以为其谋甚狡,正欲乘我漕运囤积而安食积粟,以坐困我耳。”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十七日兵部行“兵科抄出兵科给事中方题”稿,明清史料乙编第5本,第435a面。

    3、清太宗实录卷六三,崇德七年十月辛亥,第864页

    4、崇祯十六年正月兵部行“兵科抄出察办剿虏事务吴履中题“稿,明清史料乙编第5本,第479a面。

    5、山中闻见录:“河南土寇小袁营数万屯河上,虏获山积。清人游骑近贼垒,贼夜入清兵营,连贯马羁,纵火焚其炮,人马惊起乃移营他徙。”

    6、王先谦的华东录:皇太极指示阿巴泰,“如遇流寇,宜云尔等见明政紊乱,激而成变,我国来征,亦正为此。以善言抚谕之,申戒士卒,勿误杀彼一二人,致与交恶。如彼欲遣使见朕,即携其使来,或有奏朕之书,尔等即许转达,赍书来奏。”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逐鹿大明:家父孙传庭更新,第二十二章 壬午之役免费阅读。: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逐鹿大明:家父孙传庭》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逐鹿大明:家父孙传庭》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逐鹿大明:家父孙传庭》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逐鹿大明:家父孙传庭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