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第155章 河间急报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155章 河间急报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京师,皇极殿。

    建奴即将南下只是个猜测,在建奴没来之前,一切都得按部就班的进行。

    所以此时此刻,众人聚在一起商议国政。

    “陛下,金之俊,杨汝成,张凤翔等人不但私通建奴,而且私通流贼,证据确凿。经三法司会审后押在天牢,等候发落,这是他们的供词。”

    李邦华作为内阁首辅,站在最前面向崇祯汇报情况。

    “此案共涉及多少官员”

    李邦华咽了口唾沫,叹道:“此案共涉及官员三十九人,其中五品以上的一七人,五品以下的三十二人。”

    朝堂上一片肃静。

    这些还只是主谋

    如果把所有参与的人都抓起来,现在朝堂上的人还会少一半。

    为何

    大明的朝堂是一趟浑水,若想融入朝堂,必须先蹚浑水。

    私通建奴的人不会把我要给建奴送物资几个字刻在脸上,他们会通过隐蔽的方式获得各种手续,通过合法手续合法出关。

    举个例子。

    如果想把一门火炮运往边关,先要给火炮找好下家。

    这里的下家肯定是边关守军。

    边关想要,兵部想给,接下来就得通过户部审批银子,工部制造

    制造完成后,由工部或者兵部,户部派人押解去往边关。

    这里面涉及到的手续复杂繁琐,遇到较真的人还会给边关下达公文确认。

    如果想加快速度,就要通过关系了。

    而中间审批人根本不知道火炮的最终去向,还以为是给明军打建奴去了。

    果然,李邦华补充道:“另有不知情人士二百零八人,均在六部和其他衙门担任要职,由于他们并不知情,所以臣并未将他们羁押。”

    崇祯他沉吟片刻后问道:“李阁老,这些人的九族加起来有多少人”

    李邦华脸色一变,用眼角余光扫了眼身后声音颤抖的问:“陛下口中的这些人是指涉案官员,还是所有人”

    “涉案官员”

    听到这个回答后李邦华松了口气,他拿出另一张提前准备好的纸,打开念道:“有一万八千四百二十六人。”

    崇祯听到这个数字后顿时一愣,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

    将近两万人

    如果人稍微少点,他会毫不犹豫的全砍了。

    暴君又如何

    但这两万多人确实有点多,全杀了影响时局。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过分的杀戮会影响官员们的积极性。

    这些倒还是其次,就怕私下里有人混淆视听,把这些犯罪行为说成工作失职。

    说什么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言论。

    一旦那样的话,大明官员将会用不作为、少作为回应他。

    思索片刻后崇祯做好了决定:“主犯金之俊,杨汝成,张凤翔私通建奴,罪不可赦,诛灭九族其余从犯虽不是主谋,却也参与其中,全部诛灭三族,以正视听”

    “如何”最后,崇祯反问了一句。

    他这么做一是想看看朝堂其余众人的反应,二是给李邦华撑撑面子。

    众人对这个结果满意的不行。

    不用李邦华带头,纷纷下跪领旨谢恩。

    “诸位”崇祯站了起来:“大明的官场与以前不同了,多做不一定多错不做更不会不错只要你们心里想着大明,想着朕,无论对错,朕都能容得下你们。”

    “吾皇万岁”众人马屁声不绝于耳。

    处理完通敌卖国的人,李邦华将话题转到了赈灾上。

    这个问题好像很严重,但好像又不严重。

    因为灾情大的地方都已经沦陷了。

    陕西,山西,河南大部,四川部分地区以及湖广少部,这些灾情严重的地方不是在李自成手里,就是在张献忠手里。

    其他地方虽有也有灾情,但相对较轻,且朝廷已经免了全国一年田赋,所以满朝文武对赈灾一事并不重视。

    但崇祯不是这么想。

    他要借机整顿吏治,顺便将土地司这个部门定下来。

    其实在崇祯元年的时候,这位大明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整顿过吏治。

    结果是什么呢

    由于很多官员被罢免,导致崇祯元年田赋征收不及时甚至没人征收,那一年只收上来三百多万两白银。

    第二年国库吃紧,崇祯要求各部减少支出,于是袁崇焕的裁撤新兵的政策得到他大力支持。

    新兵还没裁撤完毕,就发生了蓟州兵变

    这或许就是大明朝的蝴蝶效应吧

    “陛下,夏粮将收况且朝廷已经免了全国一年田赋,此时赈灾意义不大就算现在赈灾,等人员物资运过去时,夏粮也已经收完了”户部尚书方岳贡说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十来个大臣出班拱手,支持方岳贡。

    崇祯淡淡一笑,反问道:“你们说,赈灾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

    文武百官互相看了看,都察院左都御史施邦耀拱手道:“救民命,平民怨,收民心。”

    “说的好”崇祯对施邦耀的回答十分满意,“流贼因何而起”

    “一方面是灾情肆虐,另一方面是吏治出了问题。”

    “大明对地方官员有两项重要考核,一个是赋税征收,一个是当地治安。”

    “有些官员只对上负责,不管下面死活。”

    “旱灾发生时,陕西和山西两省的官员此在干什么”

    “赈灾吗”

    “不,他们在征税。”

    “田赋加正役加杂税本就不低,辽东战事临时加的三饷直接让农民没了活路。”

    “这还不够,没钱交税就抓进大牢用刑拷打。很快,州府的监狱关满了拖欠税款的老百姓。为了活命,老百姓只能揭竿而起。”

    “这种只对上不对下的吏治行为简直可笑,朕要改一改了。”

    “所以朕决定”就在崇祯打算宣布决定的时候,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的从殿门外跑进来。

    他来到王承恩身边,将一封密信递了过去。

    王承恩扫一眼信封,急忙将密信递给崇祯。

    信封上是李若琏亲笔书写的四个大字:“河间急报。”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更新,第155章 河间急报免费阅读。: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