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旬的天气,越来越冷了。
    寒风凛冽,似刀割。
    ……
    苏杨一直不喜欢冬天。
    寒冷干燥的天气总让他想起在工地干活的日子……
    冻疮又痒又疼,开裂的伤口更是折磨人。
    好在现在情况改善了不少,至少没再长冻疮了。
    偶尔在剧组里干活,也没有那么辛苦,本质上,搭建布景,拉东西什么的,和装修工地没什么区别。
    闲暇时候,苏杨也会偶尔看一下电影的相关书籍。
    阿武正式开拍后,苏杨对这部电影的理解逐渐加深,但对影片更深层的艺术,却始终跟浆糊一样。
    所以,他只能按部就班地说着台词,跟着剧组四处转场。
    剧组起初也挺热闹,媒体对这件事关注度也不小,陆陆续续地前来采访工人们,也做了相关报道。
    但随着时间推移,媒体的热情渐渐消退,似乎工人讨薪这类社会新闻的热度,终究比不上娱乐圈的八卦绯闻。
    张城和余斌本想借着苏杨此前的宣言,打造“为民请命”的斗士形象,为底层发声。
    但现实很残酷,这些声音并未形成社会热议。
    两人为此长吁短叹,抱怨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随后又觉得身上的使命感更重了,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唤醒更多人的关注。
    不过事情也有积极的一面:相关部门很快对海山城的外来务工人员展开调查,到剧组了解工人们的现状。
    连续多日,工作人员为工人们普及法律知识,并为部分正规单位的编外工人补发了补偿款。
    相关部门还设立了免费法律咨询点,只是前来咨询的人并不多……
    ……
    十二月十七日。
    傍晚。
    “张老师好像疯了。”
    “哪能不疯,现在他跟陀螺一样,压力非常大……”
    “……”
    剧组休息室里,张城和余斌抽着烟,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目光时不时望向远处。
    苏杨没有抽烟,只是低头翻着演员入门30天,认真琢磨书里的每一句话。
    苏杨的性子向来如此……
    忙碌时勤勤恳恳干活,如今换了新行当,便也认认真真地学起新知识,让自己不至于掉队。
    能理解的,他反复琢磨,遇到晦涩的专业术语,能问就问,实在弄不懂就死记硬背下来,想着说不定哪天就突然开窍了呢。
    这段时间,他已经渐渐习惯了这个时代的生活,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感觉,偶尔看到张城余斌和父母通电话的时候,偶尔也会想家……
    有时候想回趟老家,却总觉得这事儿挺荒谬。
    上辈子的故乡和亲人早已无处可寻,而这辈子的老家连个确切的地方都说不上来。
    记忆里总是在不同的城市辗转,每个地方都待不长,求学之路也总是磕磕绊绊。
    赌鬼父亲在他小时候就因怕被剁手躲债跑得无影无踪,母亲带着他颠沛流离,直到他上重点高中那年,她突然跳河自尽……
    尸体浮出水面时已经肿胀变形,这件事让当时正在读书的他情绪彻底崩溃。
    一阵风吹来。
    苏杨微微叹了一口气,合上课本,有些无奈。
    这人还真够苦的。
    “我去随便逛逛……”
    “好。”
    张城和余斌看着苏杨站起来,下意识也跟着站起身。
    两人望着苏杨远去的背影,不约而同地摇头叹息。
    余斌轻声说:“总感觉扬子挺孤独的,像个艺术家......”
    张城点点头接道:“是啊,我感觉像头孤狼......”
    …………………………
    傍晚的夕阳并不算温暖。
    但透着些许丧气劲。
    苏杨双手颤抖,漫无目的地在海山城闲逛着。
    偶尔在音像店驻足观望,也进去买几盒录音带听听。
    不知道是不是融合了原主情绪的关系,最近苏杨对各类流行音乐都挺感兴趣,无论是粤语、港台、大陆的歌曲,还是英文歌和摇滚乐。
    他经常在音像店里发现一些陌生却动人的旋律……
    这些歌在他原先的世界从未出现过,却在这个时空真实存在着,同样能唤起人们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共鸣。
    “老板,苏沐雪的新专辑什么时候出?”
    “快了,快了!”
    “哦,今天不出了吗?”
    “厂家没说发货……”
    “好吧!”
    苏杨每次走进音像店,总会被一个熟悉的名字包围……
    苏沐雪。
    她的海报占领了每家店铺的橱窗,精致的脸庞在灯光映照下泛着柔和光晕。
    即将发行的萤火虫专辑封面占据着货架最显眼的位置,电视机循环播放着她过往专辑的MV片段。
    每当驻足时,总能听到老板们热切地询问:“苏沐雪的新专辑到货了吗?”
    偶尔,他会停下脚步,聆听着音像店里飘出的短暂歌声。
    专辑还没正式发布,但一些剪辑流出的高潮片段已经开始作为预热宣传,在各大音像店循环播放了。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的旋律清脆悦耳,既甜美又带着几分清冷,却出奇地朗朗上口,那歌声仿佛能带人回到童年无忧无虑的夏日,纯净而美好。
    渐渐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苏沐雪的声音渗透进了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街头行人随口哼唱的调子、电台主持人频繁提及的名字、小贩收音机里流淌的旋律......
    不知不觉间,她就像一阵温柔的晚风,悄然席卷了整座城市。
    而更多的报道,则聚焦在苏沐雪与童年时期那段青梅竹马的故事上。
    几乎所有的娱乐版面,都在铺天盖地地渲染着这个温馨又带点伤感的往事。
    苏杨默默地浏览着这些报道,那是一个关于苏沐雪在最孤独无助的岁月里,一个男孩默默守护她、陪伴她度过人生至暗时刻的故事。
    当这个充满治愈力量的故事,配上她清澈动人的歌声,仿佛瞬间击中了每个歌迷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唤醒了他们记忆深处那个也曾脆弱无助的自己......
    “老板,麻烦帮我预订一张苏沐雪的专辑。”
    “好嘞!100块订金。”
    “这么贵?”苏杨震惊了。
    “那可是苏沐雪啊!您看看这排队预订的人...”老板指着登记簿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压低声音神秘地说:“小道消息说这张专辑可能创造历史,绝对有收藏价值...而且,这张专辑,是苏沐雪自己作词作曲的!”
    苏杨摸了摸干瘪的口袋,最终还是缩回了手。
    算了……
    还是等以后去买盗版专辑吧。
    ……
    苏杨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报亭上,那里同样热闹非凡。
    娱乐版面上,除了苏沐雪新专辑引发的轰动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张晓东与橙红星娱的合约纠纷新闻。
    最近这段时间,张晓东的行为越来越反常……
    白天总是神秘消失,深夜才默默回到出租屋,然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录音室里整宿不露面。
    偶尔他也会来找苏杨说话,但话题总绕不开音乐,而且每次都会气急败坏。
    “苏杨,有时候我真想把你脑袋拧下来!你他妈的比老窦还狠!干脆一刀杀了我算了!”
    张晓东常常指着那首仍未完成的那花草稿,咬牙切齿地瞪着苏杨。
    他整个人像是憋着一股无处发泄的闷火,脸色阴沉得可怕。
    而苏杨只能一脸尴尬地站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回应……
    他是真的……
    只能想到这些片段了!
    他已经尽力了!
    不过奇怪的是,这种情况在五天前突然有了变化……
    张晓东不再找苏杨聊天了耳,而且整个人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憔悴下去。
    他开始出现更极端的举动……
    时而疯狂砸东西,时而在寒冬深夜只穿着内裤就跑出去,冻得浑身发抖才回来,然后继续把自己关在录音室。
    而最令人担心的是,最近两天他彻底消失了踪影,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而今天……
    苏杨又在报纸上,看到了张晓东的身影。
    晚风中。
    苏杨低下头,默默地扫了一眼。
    张晓东与橙红星娱的合约纠纷案近日宣判,法院最终认定张晓东构成违约,需赔偿公司675万元违约金。
    判决书同时明确禁止他在公开场合演唱任何与宋唐乐队相关的歌曲,变相封杀了其演艺生涯的核心内容。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几乎所有娱乐版面都在唱衰这位摇滚老将……
    摇滚周刊以“时代的弃子”为标题,盘点其从巅峰跌落的历程。
    星娱乐则挖出早年乐队内部矛盾,暗示其“忘恩负义”。
    更讽刺的是,同期出版的音乐人物特刊中,昔日队友于龙的专访赫然写着“真正的摇滚精神永远不会背叛”,字里行间将张晓东塑造成背离初心的反面典型。
    连街边小报都在标题党式渲染“张晓东豪宅遭查封”“摇滚圈好友指其品行不端”等八卦,彻底将他钉在名利场的耻辱柱上。
    ……
    苏杨觉得张晓东不是这样的人。
    不过……
    此时此刻也无可奈何。
    这个圈子,似乎本来就是这样。
    ……
    在路边摊随便吃了点以后,苏杨回到了剧组的出租屋里。
    余斌和张城两人去拍夜景了。
    出租屋里空荡荡的。
    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门开了。
    张晓东提着行李站在门口,胡子拉碴,整个人憔悴得像流浪汉一般,深重的黑眼圈挂在脸上……
    苏杨走过来帮他提行李。
    张晓东进屋后,沉默地坐在椅子上抽了许久的烟。半晌,他抬起头看向苏杨:“扬子......”
    “嗯?”
    “我打算在1月份发张个人专辑......”他顿了顿:“这张专辑,你得帮我一起做。”
    “可我不会啊......”苏杨还想推辞。
    “进屋。”张晓东直接打断他,显然没心思听他推脱:“我这儿还有几首歌,你帮我听听看,我总觉得差点意思。”
    说完,张晓东径直走向里屋。
    苏杨迟疑片刻,还是跟了上去。
    刚踏进门槛,一把吉他就迎面扔了过来。
    苏杨下意识地接了吉他……
    “他们......”
    “毁不了我!”
    “更别想毁掉我们!”
    “这一次!”
    “我们要用音乐作为武器!”
    “我有预感......”
    “属于我们的时代终将冲破黑暗!”
    “在这片污浊的泥潭里……”
    “必将绽放出最绚烂的花!”
    “扬子!”
    “就从这里开始!”
    “翻开音乐历史上,全新的一页吧!”
    张晓东突然变得异常亢奋,双眼通红,情绪激动。
    与之相对的,是苏杨恍惚的神情。
    在略显凝重的氛围中,张晓东开始弹奏一首名为展翅高飞的新歌。
    激昂的旋律在房间里回荡,其中有一段旋律意外地让苏杨想起了前世汪半壁的飞得更高。
    虽然歌依旧比较模糊,但苏杨的思绪不禁有些飘远。
    “你觉得怎么样?”张晓东期待地问道。
    “挺好的......”苏杨回过神来,轻声应道。
    “不过……”
    “不过什么?”
    “好像,中间的旋律,是不是稍微改一改,舒服一点?”
    苏杨闭上眼睛,两个世界的旋律在他脑海中交织碰撞,逐渐融合成一段全新的旋律。
    这段旋律既保留了飞得更高最动人的部分,又完美契合展翅高飞的基调,更贴合张晓东的嗓音特点。
    他接过吉他,默默低头,照着修改后的歌谱弹奏起来。
    起初琴声磕磕绊绊,听得人脑壳痛。
    不过,张晓东始终在一旁耐心地等待着。
    半小时后,当苏杨终于弹出那段高潮旋律时,琴音刚落,张晓东猛地怔在原地。
    他先是一愣,随后表情逐渐凝重起来,最后像是突然明白什么似的猛地抬头,咬牙切齿地瞪向苏杨:“你他妈又要故技重施是吧?弹到关键处就卡壳,后面的基调衔接你又不会了对不对?”
    “咳,咳……”
    苏杨不由自主地避开了张晓东那要吃人的眼神。
    霎时。
    屋内陷入一片死寂,只能听到阵阵粗重的,又有些憋屈的喘息声。
    紧接着!
    张晓东的骂骂咧咧地拿起了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