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80年代娱乐圈的人,这辈子大抵都忘不了那段“黄张争霸“的岁月。
    那是港台娱乐最辉煌的黄金年代,所有颁奖礼的聚光灯下永远只聚焦两个名字……
    黄国荣与张咏麟。
    金马奖、金像奖、十大劲歌金曲......
    所有含金量最高的奖项,永远在他们二人之间轮转。
    今天黄生捧走“最佳男主角”,明天张生便斩获“最受欢迎男歌手”。
    领奖台上一个微笑致意,台下必是欢呼与倒彩齐飞。
    粉丝为偶像当街斗殴、报纸为销量标题党横行,连大排档的伙计都会为“谁更威”吵到摔碎碗碟。
    对同期其他艺人而言,这却是最绝望的时代。
    在两人的光芒笼罩下,其他艺人根本拿不到任何最高奖项,只能沦为陪衬。
    即使是后来如日中天的四大天王,在那个年代也只能在颁奖典礼上默默站立,如同喽啰般不起眼......
    直到1991年,黄国荣在连夺三座金像奖后突然宣布退出奖项,这场持续八年的巅峰对决才渐熄烽火。
    而当年那些在红毯边缘当背景板的“四大天王们”终于熬出了头。
    然后,他们的时代来了……
    ……
    四大天王的时代虽然辉煌,但远不及当年黄张双王争霸时的疯狂。
    随着时间流逝,曾经的四大天王中,张德华势头最为强劲,影视歌三栖全面开花,逐渐呈现出全民偶像的特质。
    而许学友则在歌坛持续突破销售纪录,同时在影坛也取得不俗成就。
    虽然与其他两位天王的差距并不悬殊,但大陆和港台娱乐圈已隐约看到了当年双王争霸的苗头正在重现……
    而橙红星娱与星盛华娱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
    他们的野心远不止于打造乐坛天后之争!
    他们试图复刻80年代“黄张争霸”的辉煌,将萤火虫与虫儿飞的销量厮杀视为一场预热,真正的目标是缔造属于这个时代的“双王争霸”格局。
    随着2月临近,两家公司已悄然布局天王对决……
    星盛力推全能天王张德华,橙红则押注歌神许学友。
    双方倾注顶级资源,从卫视黄金档到地铁屏,从电台打榜到海外宣发,誓要让这场天王之战席卷全民视线。
    正如当年黄国荣与张咏麟垄断奖项一般,他们企图通过绝对热度挤压同期歌手的生存空间,与其他两位天王拉开差距,让市场沦为“赢家通吃”的战场。
    所有人清楚,这场战役若取得成功,不仅将重塑整个乐坛的格局,更将为两家公司奠定未来十年在行业内的霸主地位!
    ……
    1月30日。
    凛冽的寒风终于减弱了几分,春节刚过,距离2月仅剩最后一天。
    燕京郊区的刻录厂内,张晓东完成了专辑最后的录制。
    他走出录音室,抬头看着墙上张德华的海报许久,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
    “要再等等吗?”
    “不!就和他们硬碰硬!”
    “我们的资源可能比不上他们......”
    “但我想试试!”
    一阵冷风卷过,他推开屋门,看到许颂文正站在桌前。
    此刻的许颂文刚挂断电话,目光久久停留在专辑封面上,眉头紧锁。
    双王争霸的时代总是充满疯狂。
    如今看着橙红星娱与星盛华娱的造势趋势,基本可以预见2月的音乐市场将掀起怎样的风暴。
    面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厮杀,除这两大巨头外,华夏和港台几乎所有的娱乐公司都选择避其锋芒,生怕成为这场时代洪流中的牺牲品。
    而张晓东这个时代发布专辑,显然不太理智。
    灯光下,许颂文抬头凝视着张晓东许久。
    张晓东面色平静,目光坚定。
    “第一批,先印500张专辑?”许颂文问道。
    “可以试试!”张晓东回答。
    “好!我们合作的大概有20家正版专辑门店,其中包括一些电子数码商城。如果你决定了,我这就帮你联系。”许颂文点点头。
    “嗯!”张晓东简短应道。
    办公室里短暂地陷入了寂静。
    片刻后,苏杨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苏杨后,张晓东走上前问道:“第一批先印500张,如果10天内能卖完,我们再追加700张,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大概需要多少钱?”苏杨点点头。
    “刻录成本倒是不高,就是宣传发行这块可能需要多投入一些.....”张晓东欲言又止。
    “我这点钱够吗?”苏杨问道。
    “理论上不够,不过......”张晓东思索片刻:“只要能在商场铺货,不需要20家电子数码商场全部铺开,只要能有3家愿意上架,估计就能成......”
    “嗯......”苏杨点点头。
    随后,两人目光看向了许颂文。
    许颂文推了推眼镜,翻开电话簿挨个拨打熟悉的号码。
    起初他脸上带着笑容,热情地与几家关系要好的唱片公司商谈专辑上架事宜。
    对方接听时也颇为客气,但当听到是张晓东的专辑后,电话那头都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许颂文早有预料,立即提出可以先免费提供500张试销,等实际售出后再结算分成的方案。
    然而回应他的依然只有令人窒息的沉默。
    最终,对方用沉重的语气给出了答复……
    “你难道不清楚二月意味着什么吗?”
    “那场告别演唱会再轰动也改变不了现状,张晓东现在的处境谁不知道?橙红星娱已经放出风声,明令禁止任何人与他合作,这跟封杀有什么区别?”
    “我们要的是橙红星娱张德华的专辑......没人会傻到跟巨头对着干,没人会和钱过不去啊!”
    “……”
    许颂文接连拨打了二十多个电话,起初还带着笑容,希望用以前的关系,拿一点货架,但随后,他脸上的笑容逐渐变成了沉默。
    当最后一个电话挂掉的时候,许颂文点燃一根烟,默默地抽着。
    张晓东也陷入了沉默,接过烟,闷声抽着。
    苏杨坐在窗边,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闷。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阿武剧组也同样发生过……
    这两天张城和余斌曾满怀希望地将电影申报大学生电影节,却在第二天便收到了“抱歉”的拒绝通知。
    他们!
    连门槛都没能迈进……
    今天张城和余斌去了一趟燕影学院,想找老师帮忙争取大学生电影节的入围资格。
    然而,老师虽然没有明确拒绝,却暗示他们保持低调,甚至委婉地提醒他们离张晓东远一点……
    事实上,苏杨早就从最近的种种迹象中理清了缘由……
    张晓东与橙红星娱的矛盾闹得太大,公司显然在杀鸡儆猴。
    虽然金马奖、金像奖这类顶级奖项他们插不上手,但像大学生电影节这种小场合,橙红星娱想施压阻拦简直易如反掌。
    对此,苏杨倒是看得很开。
    毕竟……
    创业哪有这么简单的?
    苏杨倒没有幸灾乐祸,只是心中反而释然了几分,又觉得松了一口气。
    至少,不用拿自己的全部家当去赌一把了。
    娱乐圈什么的,总是太过于遥远了!
    这十万块留着,离在燕京买房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屋里的气氛。
    开始越来越压抑了起来。
    许颂文叹了口气:“要不,等二月份风头过去再说吧?其实李洪涛李总一直给你留了两条路......实在不行,你就对橙红星娱低个头,让李总帮忙调和一下。李总之前给我递过话……如果你想跟着苏总一起自主创业、走最难的路,他虽然无法直接你,但也安排了一些像我这样的基础班底,必要时候可以帮忙,但如果你实在支撑不下去,想选更简单的路,也可以去找他。虽然合同年限无法调整,但他能帮你争取更好的分成条件......就看你自己怎么选了。”
    张晓东沉默不语......
    苏杨看着他,脸上露出理解的笑容,轻声安慰道。
    “其实我也不太想自主创业,娱乐圈太复杂了,创业确实很难......”
    “开什么公司,拍什么电影啊……”
    “其实……”
    “低头妥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再说了......”
    “好专辑为什么非要跟那些大的电子数码商城合作不可呢?”
    “我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我们可以再等等机会,我们也不要急嘛,好饭不怕晚……”
    “说起正版专辑……”
    “说真的,我以前买专辑的时候,也很少买正版的......”
    “好几次都是直接在天桥下买的盗版呢......”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买过一张正版专辑。以前听歌都是直接在天桥下买盗版磁带......咳,咳,就连虫儿飞这张专辑,虽然我参与了创作,但最后听的也是盗版。萤火虫其实也一样......”
    “……”
    就在苏杨默默宽慰了一些东西的时候。
    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苏杨一愣。
    随后,他走过去打开门,看到张城和余斌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站在他们身后的竟是阿武的投资人沈力威。
    此时此刻,正露着猥琐的倒霉笑容,对着所有人都点头哈腰……
    这个倒霉蛋之前因为兜售盗版光碟……
    在11月的严打行动中被便衣抓了个正着……
    他在里面一直待到过年后才放出来,如今身无分文,过得相当凄惨,连家都回不去。
    卖黄碟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名声臭了,没脸回家。
    实在走投无路了,听说大家都在创业,便厚着脸皮找上门来。
    在一一发完烟、打过招呼后,他露出尴尬的笑容看着苏杨:“扬子...咳...苏总,我现在实在混不下去了,你这儿缺跑腿的吗?帮忙数钱记账之类的活我都能干......”
    苏杨看着余斌和张城……
    随后又看着张晓东和许颂文。
    沉默良久后,苏杨突然灵光一闪,抬头打量着沈力威:“你认识不少卖碟的同行吧?”
    “认识!全国各地都有渠道,港岛、海外也熟......新片上映第二天我就能拿到盗版。”沈力威连忙点头。
    “那......”苏杨试探着看着沈力威,“要不咱们这次改卖正版?帮张老师推广这张专辑?让你认识的那些渠道,帮忙卖卖?”
    “啊?”沈力威一时没反应过来,瞪圆了眼睛。
    随后,苏杨又看向了许颂文,在许颂文有些诧异的目光下,苏杨迟疑片刻道:“许总,能不能先提供200张专辑?让沈总先卖着,等实际卖出多少我们再结算分成。现在这行情,大家都不容易……”
    “你是说……”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