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朕即大宋 > 第二十九章宋军子弟兵传统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二十九章宋军子弟兵传统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元佑党人是个充满矛盾的群体,他们为了党争不顾国家利益,干出的一些事让整个大宋对他们恨得咬牙切齿。

    但这些人如果不总览朝政,不负责国家法度、典制,而是在地方处理政务,又的确可以称之为贤臣良吏,总能造福一方百姓。

    比如苏轼,比如苏辙。

    梅执礼介绍道:“苏迟是我朝宰相苏辙之后,乃是文定公的嫡长子。”

    文定就是苏辙地谥号。

    能获得追谥,并担任国家宰执,苏辙地才干是毋庸置疑地。

    梅执礼介绍道:“苏轼、苏辙二人堪称我朝立国以来最精于水利的两位大臣。都对治理黄河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赵桓微微颔首,关于这方面,他还真了解一点。

    主要是关于苏轼的内容,这位唐宋身上有很多标签,分别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以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历史治水名人。

    后世共和国水利部曾经精挑细选,推出了一份中原五千年历史上的治水名人名单,只有十二个人。

    分别是“上古,大禹;春秋,楚国孙叔敖;战国,魏国西门豹、秦国李冰;西汉,王景;东汉,马臻;唐朝,姜师度;宋朝,苏轼;元朝,郭守敬;明朝,潘季驯;清朝,林则徐;民国,李仪祉。”

    苏轼就名列这十二人之中。

    众所周知,大宋曾三易回河,导致水灾泛滥。

    苏轼赖以成名的治水事迹就发生在第二次改易回河期间。

    他知徐州时,神宗皇帝改易黄河河道,黄河东流决口,淹没古城徐州。

    在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准备逃离时,苏轼挺身而出,喊出了口号:“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翻译过来就是,只要有我苏轼在这里,洪水绝不会冲垮徐州城,我若在,徐州便在

    苏轼可不仅仅有决心,有毅力,同样他具有无与伦比的才干。

    面对洪水蔓延,他亲自设计了一套抗洪工程,设计水平极为专业高超。

    只要数千人就能实现:“分缆城下,以杀河之怒”。

    这在滔天洪水中简直如同神技。

    不过难点在于,完成这项抗洪工程,需要数千人。

    受制于大宋强干弱枝的国策政策,地方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徐州几乎都没有独立抗灾能力。

    绝境之下,苏轼连夜划着一条小船,紧急赶往禁军武卫营营地,请求禁军派兵抗洪。

    但要知道,大宋对对军权抓得极严,禁军只受皇帝直接指挥,没有皇帝给枢密院下旨调兵,任何人,包括殿前司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都指挥使都没有权力私自调兵,苏轼这个地方知州更无权征调军队。

    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铁律,敢犯此制者,唯有剑耳

    但苏轼不顾生死安危,在武卫营中声嘶力竭,声情并茂地请禁军将士们出兵抗洪。

    终于,武卫营被苏轼不顾个人安危的热忱之心感动,全军将士慷慨激昂地表示:

    “太守尤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于是这次黄河泛滥,也是在军队效命中,守卫了方一安宁,挡住了水患泛滥,实现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壮举。

    在这个封建时代,一位地方文臣,能够成功指挥军队抗洪抢险,造福百姓,堪称是一件远超时代的壮举。

    也正是因为有苏轼开先河,赵桓下令宋军不计代价,必须堵住黄河决堤,才在朝廷中十分顺利的通过,没有引起任何物议。

    大宋或许曾经因为重文轻武轻贱了禁军,但禁军中忠贞热忱的将士却一直在全力守卫着这个国家。所以才会在国难时涌现出岳飞、韩世忠这种忠肝义胆,尽忠报国的将士。

    不过,苏轼虽然在地方治水大获成功,不论治理徐州还是治理杭州都彻底解决了当地的水患,但其在朝廷的影响相对有限。

    反而是苏辙曾经担任左相,曾经完整的规划过黄河治理,影响更加被如今的朝臣所重视。

    梅执礼说道:“在回河之争中,我朝曾三次改易黄河流向,因为政治、经济以及党派之争,黄河走东流还是北流争执长达百年。主要是朝廷欲屈大河之势以从人愿。高太后理政期间,支持文彦博等人提议,尽闭北流,强逼黄河走东流。左相苏辙便曾激烈反对,并提出一套整治方案。回河之争结束,高太后一系东流决堤,证明还是苏辙的方案更加合理。”

    “苏迟作为苏辙嫡长子,曾经耳濡目染苏家先辈如何水患,并有大量文献、经验可循,只要朝廷给其坚定支持,提供优厚人力、物力,苏迟必能在前线迅速理清形势,堵住黄河缺口。”

    听完,赵桓也不知道该夸自己祖上的历代先君,究竟是雄心壮志,还是无知无畏了。

    那是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黄河。

    绵延广阔,横亘中原的天下胜景。

    当那是玩具呢可以随手拿捏。

    想起来就去改改河道,把整个黄河的流向走势都给变了。

    后世科技更发达,都没你们这么浪。

    还是赵桓心里有点数,十分现实的说道:“既然苏迟有经国济世之才,那就让他在前线全权负责黄河治理方案。朕会给他提供最充足的资金,最优渥的人力,希望他能成为我朝王景,拿出一套最完善合理的治河方案,最大程度减少黄河水患发生的可能。”

    王景是东汉明帝朝的水利专家,为了配合他治理水患,大汉发民夫数十万,开始了治河工程。

    这位大臣也的确才干卓越,亲自到前线勘测地形,规划堤线,亲自统筹工程建设,使治水大获成功。成为治水的一代典范。

    所以自汉之后,任何朝代治水,都绕不开这位名人总结的各种治水之策。

    在朝廷廷议之时,前线的苏迟已经学着王景,亲自带着官吏乘舟深入泽国之中,到了馆陶县决堤之处附近。

    大雨依旧倾盆,撑舟的船夫抹了一把满脸的雨水,视线稍微清晰后,大声吼道:“苏侍郎,水流太过湍急,不能再靠前了,否则随时可能翻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朕即大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朕即大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朕即大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朕即大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