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三思。”
孟嬴幽幽的叹了口气,道:“公子胜定居吴国十多年,不见音讯,也无归楚之意。而今何以在金陵刺王杀驾之后,逃奔我楚国”
“此事蹊跷,大王不可不防。”
孟嬴怀疑其中有诈
但,她这不过是在歪打正着而已。
孟嬴心里是真实想法,是不愿意让公子胜返回郢都,回到楚国。
毕竟,孟嬴可是差一点要成为太子建的太子妃,没想到被楚平王这个老色鬼金顶轿换了银顶轿,阴差阳错之下,成了太子建的继母
而今孟嬴的儿子,楚王熊轸继位日久,国位已定是没错,但难保被楚人可怜的熊胜不会生出异心
“母后多虑也。”
十七声道:“公子胜常年流亡于吴国,着实可怜,而今欲归故土,又献上刺杀吴王庆忌之功,虽未成事,然足见其诚意。”
“一个敢于刺杀敌酋之人,我楚国若再疑有它,岂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大王英明”
令尹囊瓦当即声情并茂的道:“不管再怎么说,公子胜,是为我楚国宗室子弟,大王之侄也。”
“若不迎其回归故土,岂是人道哉”
熊轸微微颔首,又将目光放在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左徒子西的身上。
子西,是熊轸的庶兄,跟囊瓦一样,是楚平王生前留给熊轸的托孤大臣,值得信赖。
所以每逢有不决之事,楚王熊轸都会过问一下子西的意见,再做定夺。
“左徒,汝以为,我楚国是否应迎回公子胜”
闻言,子西暗暗思索片刻,随即躬身道:“大王,臣以为迎回公子胜,可”
“诚如令尹所言,胜为先太子建之子,我楚国宗室子弟,理应照顾,若拒之门外,岂非引天下人耻笑乎”
“善”
这下,楚王熊轸是彻底打定了主意。
不曾想,已经官拜为大司马的沈诸梁站起身,手执牙笏反对道:“大王,臣以为不妥”
“有何不妥”
“事出反常必有妖也。公子胜早不归楚,晚不归楚,何以在此时刺杀吴王庆忌事败后,方才归楚”
沈诸梁朗声道:“庆忌此人,诡计多端,善于使诈,若以公子胜为吴国之间者,则当何如”
间者,就是细作、间谍。
听到这话的熊轸,也不禁沉吟思索起来。
要是公子胜日后身居高位,还是吴国之间者,可想而知,会对楚国造成多大的麻烦
“大司马此言差矣”
令尹囊瓦不屑一顾的道:“公子胜是何人为我楚国宗室子弟,焉能有背楚投吴之理”
“公子胜之父,乃为昔日之佞臣费无极所陷害,被迫逃亡,又客死于郑国。”
“费无极已死,公子胜之仇敌莫过于郑人。既如此,公子胜何以为吴国之间者”
一听这话,朝堂上的大臣们,不由得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这时,一名寺人将一道急报,以竹简的形式呈给熊轸。
楚王熊轸打开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意。
“二三子,此乃庆忌之手书也。庆忌勒令寡人交出公子胜,以免楚吴两国再起兵戈”
此话一出,顿时满座皆惊。
“甚么”
“吴人真是狂悖狂悖至极也”
“若保不住公子胜,恐我楚国将颜面扫地矣”
庆忌的这一道手书,就好比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让楚国的君臣们,几乎完全确信,庆忌的确是遭到了公子胜密谋的刺杀。
要不然,怎么会气急败坏的要求楚国交出公子胜,要使其押解回到金陵,再明正典刑
“大王,三思”
屏风后面的孟嬴想再次劝谏,不料楚王熊轸只是摆了摆手,道:“母后无需赘言”
“寡人决议,迎回公子胜,授二三子以为,应如何妥善安置公子胜”
此时的熊轸,已经是完全听不进规劝的
他已经厌烦了母亲常年以来,不厌其烦的唠唠叨叨,还美其名曰是为了自己好
但,孟嬴跟庆忌干出的丑事,难道熊轸不知道吗
现在能恶心一把庆忌,恶心一把吴国,熊轸并不介意善待公子胜。
再者说,公子胜好歹是楚国的宗室子弟,熊轸的大侄子,先太子建之子,他怎能亏待公子胜
即便是为了收服人心,宣扬自己的仁德之名,熊轸也必须要厚待公子胜
这时,子西出列道:“大王,臣以为公子胜敢于刺杀庆忌,应是个有胆有识之人。”
“既如此,大王何不将公子胜封于边邑,为我楚国戍边立功”
“善”
熊轸微微颔首,大手一挥道:“寡人决议,封公子胜为英氏大夫,以英氏邑为封地,世袭罔替”
“大王英明”
群臣山呼道。
见到熊轸这般固执己见,孟嬴心中亦是倍感无奈。
她的这个儿子,终究是翅膀硬了
雏鹰长大,总是要搏击长空的。
但是在孟嬴看来,熊轸哪里有跟庆忌博弈的资格
自己被卖了都不知道
吴国都城,金陵。
在滋德殿内,已经得到郢都那边回复消息的庆忌,不由得轻笑一声。
“楚王终究是太年轻,意气用事。”
将手中竹简放到桌案上,庆忌又看着坐在下首的御史大夫孙武,以及治粟内史范蠡,缓声道:“长卿、少伯,楚人已经打算册封公子胜为英氏大夫,封地于英氏,汝等以为,寡人下一步,应当如何走”
闻言,孙武与范蠡暗暗沉思。
他们都是足智多谋的人,只不过相对而言,孙武比较机智,善于急中生智的那种
不多时,孙武便起身道:“大王,既然打算暗中扶持公子胜,何不使其建功,获得更多的封邑与人望”
庆忌指着孙武,笑道:“长卿所言,与寡人不谋而合也。”
“伍子胥是时候回来了。”
“寡人这边传诏,将伍子胥调回金陵,改以熊子丹任征西将军,伍子胥为卫尉,同时裁撤驻防于潜邑、六邑之师。”
“大王明断”
这已经是庆忌能想出的万全之策。
倘若吴国这边打假仗,故意放水,公子胜都无法从中建功立业,未免太过废物了
到时候庆忌也不得考虑一下,要不要放弃这个计划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