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吐蕃此番居心叵测,并以一州之地做赌注,疆土乃国运之根本岂能因为一场比武大会定输赢万万不能答应”
怔神的功夫,太子李亨沉声躬身道。
“国运若是不答应,那些番邦如何看我大唐王朝我大唐王朝的脸面往哪里搁”
闻言,
李隆基脸色一冷,拂袖转身。
就在半个时辰前,礼部收到了吐蕃送来的国书。
上面说久闻大唐武者实力高强,故而一月后想与大唐武者讨教十场,胜六场便算赢。若是吐蕃输了愿割出毗邻大唐一州之地,若是赢了大唐需让出陇西郡。
更可气的是,国书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大唐这边不敢接招的意思,
如此,李隆基怎能不怒
身为大唐王朝之主,最不喜欢看到的就是这些外邦自以为是。
“可父皇,吐蕃民风彪悍,皇室之中不乏顶级高手,我大唐的武林高手大都散落在民间,即便我大唐答应,万一民间这些武林高手不参与比武,岂不是”
李亨虽然看见自己父皇已经动怒,但依旧开口劝谏。
吐蕃这么做肯定做好了完全准备,
大唐呢
那些江湖势力又不在朝中任职,凭什么会为朝廷出战。
输了还要搭上性命,赢了也没有什么好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朕只要给出重赏,不害怕那些江湖武者不来”
李隆基转身看向杨国忠。
当然,他之所以这般除了面子不能丢之外,手中的不良人亦是一张底牌。
不良帅可是九品武者,只要他出战就能拿下一场。
只要再找上五位九品高手,大唐就能赢。
“爱卿,你觉得如何”
“这”
杨国忠心思一动,不知该如何开口。
其实,方才看罢国书后他一直在揣摩吐蕃此举的用意,
所料不差,这吐蕃很有可能是因为那一万套精良战甲的事才想着借机来打压一番大唐的江湖高手,如此他们后续的运送战甲才会顺畅。
不得不说,杨国忠能做到左相这个位置除了与杨玉环有关之外,自己的能力也不差。
竟是将事情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片刻,
杨国忠看了一眼太子,躬身道,
“陛下所言甚是,只是这赏赐必须要贵重,若是不贵重怕是难以吸引到那些江湖上的顶级武者。”
虽然此事看起来荒唐,但他却是不会忤逆李隆基的意思。
这也是杨国忠的为官之道。
至于太子
本就与贵妃有些不合,自是不用照顾他的意思。
“贵重赏赐只要能赢一场,朕便赐这些江湖顶级武者一份太宗皇帝时期,国师袁天罡留下的一份手札拓印本。”
李隆基略作沉思,说道。
“国师袁天罡留下的手札”
杨国忠忍不住一惊。
据说这袁天罡早在太宗年间就踏入了九品巅峰之境最后更是有所突破,踏入了另一个境界。
后来,他离开皇室云游天下不知所踪,
但手札却是留在了皇宫宝库之臣、武将并无作用但对于江湖上的那些九品武者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如何”
“陛下若是真能拿出袁天罡手札,定会有江湖顶级武者上台参战。”
回神,杨国忠急忙回道。
就在方才的一瞬间他甚至都有了让自家兄弟上台参战的想法。
一旦得了手札抄本,他家兄弟突破到另一个境界,还怕什么义薄楼
无论是须弥山山主还是不良帅,都会被踩在脚下。
“好,那就这么定了明日便昭告天下同时给那吐蕃回递国书,就说一月后在长安西恭候吐蕃使团。”
李隆基当即传下圣旨。
“是陛下。”
月落,日升,
汝阳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县衙,
李默正看着桌案上的图纸,两侧,曾夫子和丹丘生赫然在列。
随着汝阳关建成,汝阳外城的开建,按照曾夫子的说法已经到了迁出内城百姓的时候。
“主公,内城百姓迁出后可沿默然书社、酒庄外围分批安置。”
良久,曾夫子指着地图说道。
“嗯,就是这宅院”
瞧了瞧曾夫子手指的方向,李默有些迟疑。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个大唐王朝搞起拆迁安置这种事。
“主公,其实此事不必担忧,我们只需要从城内百姓手中买下他们现有的宅院并且给他们在城外划归同等大小的地基,具体如何修建由百姓自己做主。”
曾夫子再道。
“可百姓”
“主公,百姓现在所居之处大都是土坯房屋,且破烂不堪。
甚至有些百姓近日赚到银钱之后便开始打算修葺房屋,只要我们给的银子足够多,他们很乐意在城外重新修建房屋。”
这时,一旁的丹丘生开口说道。
近日,丹丘生一直在做民生方面的活计,已经将城内原有的在籍百姓全部登记在册。
以汝阳现在的财力安置他们没有任何问题。
“若是这般,倒是可以就是百姓会不会有疑虑,在他们眼中内城才是城,外城就是郊我们的外城墙里内城有五里之远”
略作盘算,李默开口。
此番,外城墙修得很远,站在内城根本看不到城墙,
就会使得百姓缺少一种安全感。
“主公,近日已有不少外来商贾想要在汝阳购置地皮,属下亦是将那些商贾安置在了书社外围,人多了城外也就成了城内。”
曾夫子急忙再道。
话说现在汝阳老城外围已经越来越热闹。
不少商贾进城后发现外围的客栈和酒楼更加高端舒适,尤其是那些做抄本生意和蚕丝生意的都纷纷选择在外围落脚。
为此,城内的小贩有不少已经跟到了外围。
这还不算,
已有外来商贾大户向县衙这边报了备,打算在外围开几家青楼勾栏之地,
一旦这些地方开始接客,外围会越来越热闹。
“好,那就依两位先生所言,明日便开始购买城内府院”
“主公”
就当李默定了方案,打算再次和曾夫子、丹丘生商议一些细节问题的时候,
黎哲忽是来到了大堂门口,
“主公,长安那边传来消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