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战法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战法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殿下,幸不辱使命,我军斩杀鞑子百余人,获首级三十七级,铠甲一十三副”杨承祖浑身上下挂满了箭,连弯腰行礼都没办法行礼。

    “王孙,你这没事吧”张顺不由吓了一大跳,不由连忙上去扶起来问道。

    当然知道这厮故意不取下箭支,就是为了到自己面前夸耀勇武。

    只是一下子中了这么多箭,真的没问题吗

    “爷爷,我没事儿”张顺话音刚落,不料杨承祖居然接了一句俏皮话,顿时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原来这杨承祖出身延绥贫苦军户,不曾就学,故而有名无字。

    后来他见别人都有字,就附庸风雅,特意向张顺请一个字。

    张顺顺着“承祖”的意思,就给赐给他“王孙”二字。

    结果这字一出,便惹得一群不学无术之人调笑:“王孙,王孙,你这下子矮了辈分,岂不是要喊舜王殿下爷爷”

    “爷爷就爷爷,舜王殿下是我爷爷,我是你爷爷”杨承祖把眼一瞪,干脆来了个“同归于尽”。

    这番话在往日,私下里开一开玩笑也就罢了。

    众人万万没想到这厮居然如此乖张,居然把众人私下的玩笑话说了出来。

    果然,张顺闻言也是一愣,随即不由笑骂道:“本王可没有这么老,你想当孙子,老我还不想当爷爷呢”

    言毕,张顺便亲自为其解甲。

    这杨承祖外面批了一件制作精良的深蓝色棉甲,张顺给他叮叮当当卸下来一看,只见里面已经被汗水浸湿大半,又有见不少甲片都被钉穿,穿甲而过的箭头上还粘着血。

    张顺连忙仔细打量了一番,只见杨承祖里面穿戴的锁子甲也被刺破了数处,有血渍在破口处若隐若现。

    他又连忙帮他把锁子甲褪下,独留内衬,以防“卸甲风”。

    这才揭开破损处仔细一看,只见有三四处箭头刺破的伤口,有的还在鲜血淋漓,有的却已经结痂。

    “好强劲的箭”张顺不由眉头一皱,便喊来护士为杨承祖清理伤口。

    他早不是当初一无所知的少年,对这个时代箭的杀伤力也有所了解。

    明军常用战弓一般在三到六个力左右,而马上用弓一般在三力、四力之间,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杀伤力。

    “清弓”蓦然间,张顺想起了一个前世的“大杀器”。

    “什么清弓”杨承祖听得一头雾水,只道张顺不懂,不由开口解释道。

    “其所用弓亦为开元弓之制,只是步卒所用,势大力沉,故能穿甲。”

    “观其箭支长短轻重,当在八至十力之间”

    明末清初计量弓箭之法,以九斤一十四两为一力。

    如果后金军精锐果然如杨承祖所言,当皆为百磅之士。

    张顺不由为之骇然:“怎怎么会有如此精锐”

    义军和明军之中多善射之士,若是细细挑选,未尝不能组织这样一支精兵。

    只是观后金军如此轻易便能排遣出这许多人马,想必其中百磅之时亦不在少数。

    “舜王容禀”就在这时,孙传庭不由上前一步道。

    “所谓开元弓之制者,既起自开元故地,今东虏所据也”

    “其地地寒民苦,以牧、渔、猎、耕为生,民风彪悍多力,故多善开元弓,而以野人女真尤甚。”

    “自东虏建州女真叛乱以来,与中国多起刀兵,丁壮损失颇多,故洪太多次征伐野人女真,掳其丁壮为兵。”

    “杨将军今日所遭遇者,蓋东虏所掳野人女真,故其弓强而矢利。”

    “明将常恃强沽勇,一马当先,是以多亡”

    “等等,等一等,让本王捋一捋。”张顺听着听着,连忙打断道。

    “首先,开元故地是什么意思”

    “开元故地,即元朝开元路也。”孙传庭闻言一愣,这才反应过来张顺素来不学无术,不由解释道。

    “元一统志称曰: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三京故国,五国故城,亦东北一都会也。”

    啥意思呢

    按照元一统志的说辞,开元路南至长白山,北至日本海,大致包含后世东三省及外东北一带。

    所以明代这个“开元弓”,其实就是对源于东北地区“东胡系”弓箭的统称。

    这种形制的弓箭,不但明军在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甚至东部的蒙古人也在用,在明人眼中并未特别之处。

    对明人来说,最麻烦的不是一两种武器,而是使用武器的人。

    “那野人女真呢又是什么意思”张顺化身好奇小学生,不由继续追问道。

    “依照大明会典所载:盖女真三种,居海西,等处者为海西女真,居建州、毛怜等处者为建州女真,各卫所外,又有地面、有站、有寨,建官赐敦,一如三卫之制,其极东为野人女直,野人女直去中国中原远甚,朝贡不常。”

    原来明朝建国之初,由于蒙古人对东北地区的破坏性统治,导致原来的国家形制被完全摧毁,只剩下各种文明程度较低的部落。

    明朝便根据其地理位置和文明程度,将其划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三类。

    其中建州女真即辽金时代的“五国部”,后来发展为如今的东虏本部。

    而海西女真即海西松花江流域的女真部落,后来发展为哈达、乌拉、叶赫、辉发海西四部,后来被老奴的建州女真所吞并。

    而所谓“野人女真”,则是海西女真以北的渔猎部落,其最著名的便是后金所称的“索伦部”。

    这些“野人女真”虽然开化程度较低,却拥有英勇善战、悍不畏死的优点。

    本来依照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蛮人部落”打起仗来,虽然拥有强大的冲击力,但是由于社会发展落后,无论武器装备,还是组织水平都远低于“文明社会”,故而常常不成气候。

    然而,就这些“不成气候”的“野人女真”被后金掠夺为奴以后,诱之以利,施以以坚甲利刃,然后驱为“死兵”。

    凡战,“死兵在前,锐兵在后。死兵披重甲,骑双马,冲前,前虽死而后复前,莫敢退,退则锐兵从后杀之。待其冲动我阵,而后锐兵始乘其胜。”

    这种结合了“文明社会”的组织度和“野蛮部落”冲击性的双重优势的队伍,一经出现,就在对明军的战争中取得了极大的优势,以至于连战连捷,锐不可当。

    张顺听那孙传庭讲述了半晌,顿时也觉得棘手。

    “夫战勇气也”,莫说在这种“冷热”交替的时代,哪怕到了后世十九世纪,祖鲁人尚且能够凭借坚定的冲锋,歼灭上千装备了后装线膛枪的英军,更不要说张顺这种“半冷半热”时代的军队了。

    “那那明军怎么应对东虏这种战法”张顺沉吟了片刻,别管靠谱不靠谱,先向明军取取经。

    “无他,火器战车一法,可以御之”孙传庭沉默了半晌,只好摇了摇头应道。

    特么张顺闻言顿时想嘛麻麦皮

    你道为何,因为张顺想起来另一个专门针对战车的武器红夷大炮

    难怪明军屡战屡败

    听到此处,张顺不由恍然大悟。

    原来后金除了驱赶“死兵”冲阵以外,尚且有大量红夷大炮可用。

    如果自己效仿明军“火器战车”战法,要么被其红夷大炮轰开车阵,要么被其一人多骑甩在风中凌乱。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家请我当皇帝》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家请我当皇帝》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家请我当皇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家请我当皇帝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