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307章 教化万民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307章 教化万民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这一次的村级械斗事件,让庆忌深刻的认识到,光是是仁德礼义治国,根本行不通。

    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以法治定国,不知现在可行否

    “少伯、长卿,寡人欲重刑罚,而让国人皆知法守法,人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不知尔等以为,可否”

    庆忌再一次询问坐在对面的范蠡与孙武。

    庆忌是穿越者,固有的观念跟这个时代的人都有所不同。

    再加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遇到不解之事,询问范蠡和孙武这两个大才肯定是没错的。

    “大王,这恐怕不妥。”

    范蠡摇摇头道:“刑罚之事,本就残害过甚,人人皆畏惧,谈之色变。”

    “若大王加重刑罚,或有一时之效,而无长久之计。”

    “若再发生今日之事,大王当何以自处难不成,要将所有犯事者,所有参与械斗之人全部缉拿,一一治罪”

    “不错。”

    听到这话,范蠡顿时不澹定了。

    “大王,法不责众矣责罚数人,或无伤大雅。然将几百人全部治罪,恐人心不服,生出祸乱。”

    范蠡口中所说的“法不责众”,的确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庆忌却不以为然。

    后世的商鞅变法,变法之初,曾杀八百多个私斗的人,将整个渭水染成红色。

    按照历史的记载,商鞅杀的八百多人里面,不仅仅有当年私斗成风的罪犯,而且还有一大批因为随意倒垃圾。

    甚至是随地大小便的人物全部要拉出来,剁手剁脚甚至砍头

    可以说当年八百多人里面,有的人的确犯了法律该杀,有的人只是倒了个垃圾,结果也丢了一条命

    具体如何,庆忌不得而知。

    但,庆忌也能理解商鞅的这一做法。

    商鞅之所以这么干,关键来源于所谓的乱是必须要重法。

    因为乱世重法典

    自此之后,秦人宁可断掉一只手,也绝对不敢在随意的与人打斗,最终只能靠法令解决。

    最典型的,是韩信的“胯下之辱”

    韩信面对一个无赖要他钻胯下的时候,他并没有拔剑杀死无赖,而是老老实实的从无赖的胯下钻过。

    由此可见一斑,秦国法令杀人者偿命的可怕性。

    因此当年商鞅通过这一可怕的手段,让整个从骨子里面充满着混乱心里的秦国子民,从此都老老实实的在政治高压线之下生活。

    他们由原先的混乱走向恐惧服从,渐渐的再通过一系列的利民利国的强国政策,把秦国打造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统一整体

    庆忌要在吴国变法,自然少不了要将商鞅变法作为参照,但也绝不能如法炮制。

    “大王,臣以为可重刑罚。”

    这时,坐在一侧的孙武躬身道:“上古之世,并无法令约束,然人人皆可洁身自好,如君子一般慎独。”

    “此所谓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也”

    孙武又话锋一转,道:“然,自夏朝建立后,有禹刑,其刑大辟二百,膑刑三百,宫刑五百,劓刑各千。”

    “商朝又有汤刑,以常旧服,正法度。商朝之刑法严酷,有死刑、肉刑、流刑、徒刑等。”

    “至大周立国,延续夏商之刑制,而少有犯者。皆因大周有周礼,以礼为主,刑罚为辅,礼刑并用,而有无敢犯禁者”

    顿了顿,孙武又道:“然,平王东迁之后,礼崩乐坏,天下进入大争之世,人心浮躁,世风日下。”

    “若无重法典,何以治国”

    “昔日郑国两度制法,晋国自晋文公之后,也曾四次制法,楚国文王、庄王之世,也曾制定刑法。”

    “而郑、晋、楚三国随后都强大起来。由此可见,国家欲强盛,欲控民心,以法治国,以法治民,善哉”

    春秋时期,列国已经懂得注重法律的修订,所以纷纷立法。

    这其中最典型的,当然是郑、楚、晋三国。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法律制度的一个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法。

    当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

    这是古代华夏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

    周敬王十九年,郑国执政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

    竹刑,为郑国邓析所作。

    他把法律条文写在竹简上,所以史称竹刑。

    竹刑的出现,在法律发展史上又是一大进步。

    此前的刑鼎笨重,而竹刑则便于携带和流传。

    而晋国自文公以后,曾四次制定法律。

    第一次是晋文公称霸时期,作被庐之法。

    第二次是赵盾即赵宣子为晋国执政时制定的常法。

    第三次是范宣子制定的刑书。

    第四次是范宣子所作并予以公布的刑书。

    这是继郑国公布成文法之后,晋国开始正式公布成文法。

    值得一提的是,晋国公布成文法曾受到孔子的批评。

    楚国在春秋时曾两次制定法律。

    第一次是楚文王时作仆区法。

    仆区之法犹近世的窝藏法。

    第二次是楚庄王时作茆门法。

    依照茆门法规定,诸侯、大夫、公子入朝时,车不得进入宫门,以保障国君的安全。

    总体而言,现在各个诸侯国的法典,都只是为保障国君与贵族们的权益,少有涉及到黎民百姓的。

    “长卿、少伯,寡人以为,我吴国而今以仁义礼智信,教化万民,已经行不通。”

    庆忌摇摇头道:“人心隔肚皮,难以看穿,难以看透。寡人不能要求国人都像季子、孔丘这样的圣贤君子一般,洁身自好,不去做违法之事。”

    “然,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吴国却是不可不为之。”

    闻言,范蠡与孙武不禁对视了一眼。

    “不知大王作何打算”

    “寡人欲在我吴国立法,择天下列国之法令条文,去其糟粕,或另辟蹊径,以人为本。”

    “若杀人者,有故意杀人,失手杀人,蓄谋杀人,自卫杀人等,吴法当不问缘由。”

    “故意杀人者,死;失手杀人者,流放戍边三年,或服劳役三年;蓄谋杀人与自卫杀人者,皆无罪。”

    庆忌澹澹的道:“法不诛心,法诛于行。以此为准则,我吴国当立法,以约束国人,知法守法”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重生之吴霸春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重生之吴霸春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重生之吴霸春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